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8月17日,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益昌”或“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68.5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30%;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1.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05%;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02%。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经营承压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11.17%的高研发投入占比,重点加码半导体及新型显示封装装备研发。面对高额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双重资金压力,管理层在财报中特别提示了流动性风险预警。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767.79万元,同比减少89.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57万元,同比减少9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88万元,同比减少96.02%;主要系国际贸易政策影响下游客户群体的国际业务布局及设备投资意愿,智能装备订单减少导致的收入减少所致。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8.02万元,同比减少95.10%,主要系公司收入减少影响销售收款,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对有所减少所致。
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同比下降95.38%;稀释每股收益0.03元,同比下降95.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96.72%;主要系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报告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9,055.7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6.79%。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占用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可能导致公司流动性资金短缺;若应收账款的对象出现信用恶化或者经营不善情形,导致无法支付货款的,公司将面临坏账损失,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考虑到应收账款变现与短期负债偿还的时间性差异,特别是若应收账款对象出现信用恶化或者经营不善情形,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公司将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83,505.2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42.47%,金额及占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公司期末存货余额水平较高与公司产品主要为智能制造设备以及下游客户的验收政策相关,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设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出货至最终验收确认收入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存货余额均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在半导体和新型显示封装等领域智能制造装备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共计研发投入4,488.3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1.17%,较上年同期上升3.37%。
新益昌透露,公司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政策,该等税收优惠对公司的经营成果有一定影响。公司已经于2024年12月26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有效期三年。如果未来国家调整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公司后续无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则有可能提高公司的税负水平。
新益昌称,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于半导体、节能照明显示、新型显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与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尚未出现经济全面复苏趋势,依然面临下行的可能,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前述行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我国市场的进口替代预期,还将吸引国外行业巨头和国内有实力的智能制造设备商纷纷加入。目前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为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上述企业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以及服务规模上具备较强实力,加上行业内现有设备规模的扩张,使得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审读:汪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