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组成与作用
1.恒电位仪
1.核心功能:通过自动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使被保护金属(如管道)的电位稳定在设定值(通常为-0.85V至-1.2V vs CSE),防止电化学腐蚀。
2.控制方式:利用参比电极实时监测管道电位,通过PID算法动态调整输出,补偿环境变化(如土壤湿度、温度)对保护效果的影响。
3.冗余设计:常见配置包括“一用一备”或“三用一备”,确保设备寿命均衡,故障时自动切换。
2.深井阳极
1.结构特点:由多支高硅铸铁阳极或混合金属氧化物(MMO)阳极组成,垂直安装于深达数十米至百米的钻孔中,周围填充焦炭粉等专用填料以降低接触电阻。
2.优势:
1.电流分布均匀:深埋设计扩大保护范围,适用于长距离、大口径管道。
2.空间利用率高:避免地面障碍物干扰,减少土地占用。
3.土壤电阻率适应性强:通过填料优化导电性能。
二、配套使用步骤
1.安装前准备
1.选址要求:
1.深井阳极应安装在距离被保护管道50米以上、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区域,避免“屏蔽效应”。
2.参比电极需靠近管道(5-10米内),并置于电解质稳定的土壤层。
2.设备检查:
1.确认恒电位仪的电源电压在允许范围内(通常为交流220V或相应电压)。
2.检查所有接线是否牢固,避免短路或断路。
2.接线与调试
1.接线顺序:
1.连接电源线至恒电位仪输入端。
2.将阳极电缆连接至恒电位仪输出端(+)。
3.将阴极电缆连接至被保护管道(-)。
4.连接参比电极至恒电位仪的参比接线端子。
2.调试要点:
1.开机前测量管道自然电位,确保在合理范围内(如-0.6V左右)。
2.设定保护电位值(如-0.95V),启动恒电位仪并观察输出电流、电压是否稳定。
3.通过测试桩定期测量管道保护电位,验证系统有效性。
3.运行与维护
3.日常监控:
1.记录恒电位仪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给定电位和测量电位。
2.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指示灯,确保无异常报警(如噪音增大、输出摆动、箱体温度过高)。
4.定期维护:
1.清洁设备表面和接口,防止粉尘和污垢影响性能。
2.检查电源和电线接触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老化部件。
3.定期校准恒电位仪,确保测量精度(如偏差较大时更换电极或调整温度补偿)。
三、关键注意事项
1.安全操作
严格遵守接线示意图,确保电源极性正确。
在油罐附近等易燃易爆环境中,必须使用防爆型整流电源。
非专业人员不得打开机箱,避免高压触电风险。
2.环境适应性
恒电位仪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的环境中,远离热源和震动源。
深井阳极的填料需定期检查,确保无塌陷或干燥现象。
3.故障处理
1.若设备出现异常(如无输出、电位波动大),立即停机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2.避免在设备运行时进行非必要的拆卸和维修工作。
四、应用案例
在市政污水管网、工业废水输送管道等高腐蚀性介质环境中,智能恒电位仪与深井阳极的协同工作可实现埋地管道全生命周期保护。例如,某污水管网改造项目通过该方案成功延长管道使用寿命11年,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