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西方国家都在电子战、电子对抗领域占有极大的优势。相比之下,中方在这一领域确实长期以来都并不是美国的对手。相信老一辈军迷朋友们,都还记得发生在90年代的所谓“华北大空情”事件。当时美军依靠模拟信号的电子欺骗手段,制造了大量假信号,这确实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不过,如今时过境迁,在技术全面爆发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方在电子战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方研制的歼-16D电子战战机,空警-500预警,运-8高新机等都装备有强大的机载航电设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还研制了先进的电子侦察/干扰车,并且已经在实际行动之中进行了运用。
近期,港媒《南华早报》援引军事刊物《兵工科技》的报道,披露了一则南海电子战领域的关键案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巧妙借助一辆侦察/干扰车所生成的雷达假目标,于南海水域成功将外军侦察机诱往错误坐标,致使其全程无功而返。
尤为值得瞩目的是,这款立下赫赫战功的侦察/干扰车,早在93阅兵时便已公开亮相。这一细节充分表明,在悄无声息却惊心动魄的电子战领域,解放军已然实现对强劲对手的反超,并且这种优势早已从装备展示的层面迈向实战应用的阶段。
相关报道对这款侦察/干扰车的性能优势进行了详尽解读:它以东风猛士为底盘打造,具备体积小巧、机动性卓越、响应速度迅捷等显著特点,能够灵活自如地适应各类不同的作战环境。据称,其电磁波能量密度高达传统电子战系统的20倍,作用范围可媲美50套旧式装备,单台装备即可覆盖广袤区域。
此次南海电子对抗中,我方侦察/干扰车正是向任务海域发射欺骗性干扰信号,才让活跃在该区域的外军侦察机迅速响应。我们有理由推断,中方很有可能是模拟了大型水面舰艇,包括航母或者两栖舰在内的信号,成功“戏耍”了美军侦察机。这无疑已经说明,中方在电子战领域,有可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