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比荷兰明抢更坏!英国人盯上了中国芯片工厂
创始人
2025-11-03 18:34:57
0

前言

荷兰用“国家安全”为由强夺中企资产的余波未平,英国就带着更大的野心扑了上来。

这个曾标榜“绅士风度”的国家,不仅复刻了荷兰的霸权操作,更将贪婪的目光从单一芯片工厂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其背后的算计远比表面看起来更险恶!

野心勃勃的英国

9月底,荷兰突然出手接管了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罢免中国籍CEO,让当初的“内鬼”CFO上位,用近乎明抢的方式搅动了全球汽车芯片供应

正当外界还在谴责荷兰的粗暴行径时,英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没过多久,英媒就开始造势,配合荷兰渲染安世半导体“窃取技术”的虚假论调,为自己的行动铺路。

随后,英国政客公然提议,要求被荷兰控制的安世总部“强卖”曼彻斯特工厂,而他们只想花低价就将这座英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收入囊中。

相较于荷兰只是冻结资产、仍留有谈判余地的做法,英国的野心显然更大。

荷兰的操作还局限于企业总部层面,而英国直接瞄准了核心生产资产,并且打算通过“合法”外衣彻底剥夺中方的产权。

他们搬出《国家安全和投资法》,将“国家安全”当作万能挡箭牌,这种说辞熟悉又刺耳,毕竟这已经不是英国第一次用这招对付中资企业了。

早在2021年,闻泰科技通过安世半导体收购了濒临破产的英国NWF工厂,投入资源重整后刚步入正轨,英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迫其出售股权,最终这家工厂被美国企业低价接手。

更令人愤慨的是,中国敬业集团曾砸下115亿人民币收购英国钢铁公司,试图盘活这个工业老字号。

就在企业面临困境、计划转型之际,英国议会特意在休息日紧急开会,全票通过接管决议,甚至威胁不配合者将面临罚款乃至牢狱之灾。

从钢铁产业到半导体领域,英国的目标从来都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只要中企投入资源让资产产生价值,就可能被其用霸权手段夺走。

不熟悉内情的人,还以为英国这一次执着于安世半导体的曼彻斯特工厂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实则不然。

英国的霸道操作,恐会引来多方负面影响

资料显示,该工厂是安世在欧洲的核心产能枢纽,平时主要就是生产功率半导体MOSFET,而这样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的物件,恰恰是汽车、家电以及工业控制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并且还是直接供应于宝马、大众等欧洲主流车企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这家工厂的年营收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92亿英镑,算下来是18亿人民币,占据安世在全球范围内营收总额的12%,更别提其每年能产出的大量8英寸当量晶圆,所对应的半导体产能更是高达千亿级别。

并且,这座工厂拥有现成的技术、厂区和市场,英国只需更换股东就能坐享其成,这种“不劳而获”的诱惑让其难以抗拒。

但英国的野心远不止于一座工厂,2025年3月,英国政府拿出1150万英镑计划建设半导体封装中试线和设计中心,8月又提出要建立“主权AI芯片设计产业”。

显然,他们想借着打压中企的机会,抢夺现成的产业基础,弥补自身半导体制造能力的短板,重塑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

这种靠抢别人成果来发展自己产业的做法,本质上就是产业霸权的赤裸裸体现。

英国的霸道操作,最终只会引发多输局面。

安世半导体的封装测试产能70%以上在中国,一旦中方实施出口管制,欧洲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立刻陷入紧张。

截止目前为止,大众汽车旗下部分工厂已经出现因为芯片短缺暂时停产的情况,并且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更不止一次发出警告,直言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生产线很可能会全面停工。

对于英国自身而言,即便真的抢到了工厂,也面临技术衔接、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毕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靠的是长期积累而非简单的资产掠夺。

而全球供应链则因这种霸权行为变得更加脆弱,跨国企业不得不考虑建立两套独立供应体系,直接推高了整个芯片产业的成本。

不好意思,封锁和打压从来无法阻止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

面对英荷两国的步步紧逼,中企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安世半导体已经宣布独立运营,改用人民币结算,切断了与荷兰总部的系统连接,保住了中国生产基地的稳定。

闻泰科技早已布局全球化产能,除了欧洲的工厂,在上海临港新建的工厂正在逐步发力,东莞、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封测厂区也能有效降低成本,这些布局都成为应对风险的重要后路。

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英国效仿美国、荷兰打压中企的做法呢?看似是打压,实则是将全球化退潮背景下的焦虑展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他们不愿接受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便试图用霸权手段遏制中国发展。

历史已经证明,封锁和打压从来无法阻挡技术进步的步伐,反而会倒逼中国企业加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速度。

与此同时,这一次次的遭遇也给不少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海外投资时必须谨慎评估投资环境,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和公司控制权,提前布局退路,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海外产能。

而对于英国等西方国家而言,违背市场规则的霸权行为终将反噬自身。

结语

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靠抢夺资产无法真正发展产业,唯有尊重市场、开展公平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英国的野心不会是最后一次,但随着中国企业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身实力,随着核心技术自主化的推进,这些霸权手段终将失去效果。

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抢来的,而是靠持续的创新和稳健的布局。

相关内容

帝奥微:公司低电压USB3...
11月3日,帝奥微(688381.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低电...
2025-11-04 01:34:06
股票行情快报:雅创电子(3...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雅创电子(301099...
2025-11-04 01:34:01
晶圆级超导锗问世,可直接对...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行业已有的...
2025-11-04 01:04:26
安森美半导体Q3财报:营收...
【11月3日安森美半导体公布三季度营收超预期】11月3日消息,安森...
2025-11-04 01:04:22
安森美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1...
钛媒体App 11月3日消息,安森美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15.5亿美...
2025-11-04 01:04:20
普方众智精工取得超宽带腔体...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普方...
2025-11-04 01:04:18
股市必读:协和电子11月3...
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协和电子(605258)报收于37....
2025-11-04 01:04:17
股市必读:商络电子(300...
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商络电子(300975)报收于14....
2025-11-04 01:04:16
黄仁勋:美国低估了中国,中...
据参考消息,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11月3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
2025-11-04 00:34:57

热门资讯

安森美半导体Q3财报:营收15... 【11月3日安森美半导体公布三季度营收超预期】11月3日消息,安森美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达15.5亿美...
晶振厂家使用贴片晶振时注意哪些... 晶振,在板子上看上去一个不起眼的小器件,但是在数字电路里,就像是整个电路的心脏。数字电路的所有工作都...
股票行情快报:新亚电子(605...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新亚电子(605277)报收于23.69元,下跌0.25...
华源控股最新公告:拟投资3亿元... 华源控股(002787.SZ)公告称,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推动多元化布局,拟投资3亿元设立全资子...
股票行情快报:强达电路(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强达电路(301628)报收于90.8元,上涨1.44%...
股票行情快报:亚世光电(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亚世光电(002952)报收于20.08元,上涨1.83...
股票行情快报:中航光电(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中航光电(002179)报收于35.01元,下跌0.26...
中京电子(002579)披露股... 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中京电子(002579)报收于11.89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4%...
11月3日创业数字(39926... 证券之星消息,11月3日,创业数字(399263)指数报收于3119.05点,涨0.59%,成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