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突破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在A股市场上,已有12家超导概念股发布三季报,几乎全部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增长”,但部分公司近期发生大股东减持。

来源:摄图网
“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
据央视新闻10月28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这标志着我国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让“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化制备。
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难以制造出能够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
据介绍,研究团队攻克了基带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将哈氏合金C276轧制成厚度仅0.046毫米(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一半)、宽度12毫米、长度超2000米的超长超薄金属带材,带材表面粗糙度小于20纳米,光洁如镜。该材料在液氮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大于1900MPa。即便经过900摄氏度高温持续加热5分钟并冷却至室温,其抗拉强度仍保持在1200MPa以上,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目前,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批量化制备的C276基带已在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验证工作,并在永鼎股份(600105.SH)的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超导)成功完成近千米高温超导带材的规模化制备。
产业化方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东部超导已达成20吨C276基带供货的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推动国产化基带的规模化应用。
超导概念股三季报集体报喜,净利最高增长474.3%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超导概念股共包括16家上市公司。截至10月29日,已有12家公司发布三季报,几乎全部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增长”,多家公司超导业务不断向前发展。
其中,永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30亿元,同比增长22.13%;实现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0%。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暂居第一。
永鼎股份电力传输产业经过多年的统筹布局,形成了“海外电力工程—汽车线束—超导带材—电线电缆”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公司依托业内独有的超导薄膜磁通钉扎技术,研制出强磁场用高性能超导带材,已实现其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超导感应加热、磁拉单晶、核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超频三(300647.SZ)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6.60%;实现归母净利润218.64万元,同比增长104.67%。
超频三专注散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的新型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凯强热传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包括超导热传导散热材料散热器热管、散热模块模组LED灯散热器组件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及销售。
中信金属(601061.SH)实现营业收入1034.64亿元,同比增长8.8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35.47%。
中信金属披露,公司投资了上下游合作伙伴巴西矿冶公司和西部超导(688122.SH),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投资收益。今年上半年,西部超导钛合金业务回暖,超导产品蓄力发展,趋势向好。
东方钽业(000962.SZ)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33.90%;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33.43%。
东方钽业主营钽铌金属及其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主导产品为高温合金添加用钽/铌材、电容器级及超高纯钽粉、电容器级钽丝、粒子加速器用超导铌材、铌超导腔等。目前,公司的“年产100只铌超导腔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多股年内股价翻倍,有公司股东减持进行时
截至10月29日,超导概念指数(861149.EI)年内上涨50.77%。按前复权股价计算,永鼎股份涨幅超过225%,东方钽业涨幅超150%,西部超导股价亦翻倍。中信金属、辰光医疗(920300.BJ)、精达股份(600577.SH)年内股价涨幅都超过50%。
近期,多家超导概念公司股东官宣减持。
9月18日,永鼎股份披露控股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称,公司控股股东永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鼎集团)计划于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1月16日,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4385.97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减持进展显示,永鼎集团于2025年10月21日至10月2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约1461.4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该期间公司股票均价为14.72元/股,据此计算,减持部分市值约2.15亿元。
精达股份9月8日晚间披露,公司5%以上股东乔晓辉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于9月30日至12月29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不超过6447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10月16日晚间,精达股份又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光荣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不超过6430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10月28日晚间,精达股份再次披露,实际控制人李光荣减持事项主体变更为李光荣及一致行动人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计计划减持股数不变。
百利电气(600468.SH)控股股东液压集团的一致行动人鑫皓投资,于9月30日至10月2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1087.73万股股份,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1087.74万股股份,减持比例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总金额约1.67亿元。
辰光医疗10月14日披露,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田丽芬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不超过85.85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