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好人,然后做事。
01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
桂林的某事业单位,把他们的第一名苏某某刷掉了。
苏某某考试成绩其实很不错,笔试和面试成绩综合排名第一,距离上岸只差临门一脚。
但是,在考察期间,有人爆出他曾经“虐猫”。
原来,在苏某某读大学期间,学校有很多流浪猫,好心的同学经常投喂它们。
有段时间,流浪猫开始离奇死亡,一个多月死了20多只,而且不少猫死状惨烈,生前遭受过严重虐待。
义愤填膺的同学们最终联手揪出了罪魁祸首,他就是苏某某。
更过分的是,他还将其中一只被虐杀的猫四条腿折断,将尸体摆成大字形粘在女生宿舍楼,就是为了引起女生们的不适和恐慌。
当时,学校给了苏某某严重警告的处分。
时隔不到一年,毕业后的他就跑去桂林考了事业编,而且眼看着就要成功上岸了。
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很快有网友发现桂林考察人员名单中的苏某某和华中农大虐猫者是同一人。
一个能对小动物下此狠手的人,怎么放心把事交给他办?
一个缺乏基本同情心的人,他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吗?
面对大家的举报和质疑,官方很快给出答复,取消苏某某招聘资格。
这件事如今人尽皆知,苏某某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岸机会算是彻底泡汤了。
想起作家郑渊洁说过的一句话:
“孩子走上社会之前,拼的是学习成绩;走上社会后,拼的是道德品质。”
深以为然。
社会检验一个人的标准,永远不是分数和排名,而是品格。
如果一个孩子人品不过关,他人生之路必然荆棘密布。
无独有偶,去年南京大学招聘研究生,在复试环节刷掉了笔试第一名的徐某某。
起因也是徐某某在本科期间,有过虐杀流浪猫的前科。
苏某某本科毕业于211院校华中农大,以综合第一的成绩考入桂林事业编;
徐某某本科就读于985院校东南大学,以考研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大学复试。
由此可见,无论是苏某某还是徐某某,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极强。
这两位天资过人的学霸,却因德行有亏,最终遭到“社会性死亡”。
这也提醒着我们父母:比起出色的成绩,孩子品格的底色更为重要。
好的品德可以为孩子托底,让他不会从高处坠落,摔得头破血流。
千万别等社会淘汰了你的孩子,才后悔没教会他做人。
02
看过这样一段话:
“一张考卷,可以测量知识的广度,可以评估逻辑的密度,却测量不出人心的深浅,评估不了一个人的品性底色。”
前段时间,北大的一名女同学在厕所发现隔壁卫生间有人透过下方空隙偷拍。
女生随即出来堵住隔壁厕所门,然后联系朋友把学校保安找来,并且当场报警。
偷拍者是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一位在读研究生。
警察还从他的手机里发现了六七段不同的偷拍视频,说明他已经是惯犯了。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感到愤怒又无语。
这个男生就读的是北大软微学院,毫不夸张地说,毕业后几十万年薪不在话下。
因为人品低劣,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李开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
“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位,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等,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人品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公司去考虑雇用他。”
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一切以成绩为重。
但其实,孩子的成绩好坏决定了他能走多快,人格的高低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
好人品,才是孩子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女学生,为了获得保研资格,曾选择到云南偏远地区做支教。
支教期间,她每天在微博上以辱骂学生为乐,还拍摄学生照片并标注侮辱性的字眼传到网上。
她把学生形容成非正常人类,多次辱骂学生是傻子、笨蛋。
令人讽刺的是,这样一个品行不端之人,竟有着近乎完美的履历——
优秀毕业生、模范班干部、杰出青年志愿者,在老师眼中,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事情曝光以后,女生被取消了研究生入学资格,很多企业也把她拒之门外。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说:孩子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健全的人格品质就是深埋于地的根。
只有根扎得足够深,树才会枝繁叶茂。根坏死了,树又能存活多久?
告诉孩子,人这一辈子,要先做人后做事。有德的人,才能有所得。
一个门门功课满分的孩子,再聪明能干,如果品行不端,将来一定会在某件事上栽跟头。
03
在《论语·先进》一章中,孔子专门讲过孔门四科。
第一门功课是德行,第二门是言语,第三门是政事,最后一门才是读书(文学)。
教育是有顺序的,人品德行应该排在首位。
《梁启超家书》中提到,有一次梁启超的女儿梁思庄,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难过。
梁启超得知后,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写信安慰: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
他对孩子们说:我们为学的根本,首先是要学做人。成绩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你人生的一段历练而已。
说到底,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不是好成绩,而是好德行。
四川的一位父亲当街用非常严厉的方式惩罚孩子,路人见状上前劝阻,但这位父亲不为所动。
原来,这孩子身上有很多坏习惯,喜欢说谎、偷东西,并且屡教不改。
为了给孩子长记性,他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事后记者去采访这位父亲,他说: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可以花钱去补习。如果实在不行,孩子以后去扫地他都可以接受。
现在教育不好,进入社会再犯了错误,面对的可就是法律的制裁。”
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让我想起儿时的一段经历。
我小时候,门口位置挂着一个零钱袋,里面装满了一毛、两毛、五毛,是妈妈每次买完菜剩的零钱。
为了买零食,有一次我从里面偷了5毛钱。
被母亲发现后,她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当时母亲的一句话,我记了一辈子:我可以接受你学习不好,但绝对接受不了你偷东西。
经历那次教训后,我再也没有偷过东西。
我想提醒各位父母:防患于未然,孩子的品性必须从小培养。
引导孩子分辨是非,品德上诚信友善、行为上谨言慎行、思想上明理求真。
▽
教育学家苏杭分享说,她对女儿不只看成绩,更注重她的品德。
她曾经对女儿意味深长地说过这样一番话:
“女儿,将来你当了博士后是我的女儿,你扫马路也是我的女儿。到时候,让你爸爸用三轮车拉上我,把做好的热菜热饭送给你。
只要人品好,扫马路也能扫出一个光明的世界。”
是啊,成绩是一时的,品行却是一生的。只盯着分数,道德上疏于管教,终会害了子女。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教他学会做人。
人格健全的孩子,何愁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