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科半导体宣布正式发布氮化镓机器人智能快充芯片。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氮化镓(GaN)ASIC智能快充芯片(包括:CT-3602、CT1020、CT1007与CT-1901)四个型号,通过“氮化镓ASIC芯片+GaN功率管”集成的差异设计,是为机器人定制化的快充专用芯片。
图片来源:中科半导体
该芯片包括了1000W、200W、100W、65W四种规格,芯片内置了快充协议,为响应1000W超充场景下即时监测电池状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和高采样率的ADC监测,对电子迁移过程形成全周期充电闭环监控和管理。对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压、电流、电池热失控、过充保护、电流突变和劣质电池进行安全监测,降低异常电流引起的电子迁移风险和极端工况下的断充响应,以降低“高倍率大容量电池”在家庭环境下的充电安全,是专业为家庭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高功率高倍率电池充电应用场景设计的专用智能超充ASIC芯片解决方案。
中科半导体介绍道,(CT-3602、CT1020、CT1007与CT-1901)“氮化镓ASIC芯片+GaN HEMT”设计,内置超充协议,电池监测管理技术和ADC高速采样监测技术,即时监控和管理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子迁移风险,精准契合具身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下充电安全的核心需求。
图片来源:中科半导体
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高电子迁移率等特性,其开关速度比传统硅基器件快 100 倍,导通损耗降低 70% 以上。近年来,氮化镓(GaN)在机器人领域开始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实质性跨越。
近期,业界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头部具身智能厂商上海智元机器人已经开始搭载英诺赛科的氮化镓(GaN)芯片,标志着GaN器件正式突破消费电子领域,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 “功率神经”。据介绍,目前,智元人形机器人已在脖子、手肘等关键活动关节的3个电机中应用GaN器件,每个电机集成3颗GaN芯片,GaN器件已装配至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此前4月中旬,由中国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镜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凯达尔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黑豹2.0”四足机器人,便是搭载GaN电机驱动系统,功率密度提升至15kW/kg(行业平均水平为 8-10kW/kg),能效转换效率达95%,控制响应延迟压缩至2 毫秒以内,支撑其实现 10 米 / 秒的极限奔跑速度。
5月17日,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基于氮化镓(GaN)驱动的机器人关节模组(型号:ZK-RI 0--PRO--B),具有250Hz高频神经反射与5ms全链路时延,峰值扭矩<18Nm和长时间持续工作低温升特点,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具身机器人及特种宽温机器人设备等智能传动领域。
(文/集邦化合物半导体 Niko 整理)
<<<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获取更多化合物半导体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