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老牌制造到硬核科技,罗湖企业以技术革新驱动产业跃迁。罗湖曾诞生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也孕育了无数敢闯敢试的企业基因——它们以技术为刃、以创新为帆,在全球产业链中刻下“深圳坐标”。即日起,深圳新闻网推出《罗湖企业说》系列报道,聚焦罗湖区重点企业向“新”而行的脉动,感受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真实场景。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7日讯(记者 冯牧原 李慧)“原本需要3个月的AI礼品定制项目,通过宇凡微AI模块,从方案确认到量产交付仅用了一个月!”深圳宇凡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宇凡微”)创始人黄宇介绍道。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加速度”案例,正是宇凡微深耕AI领域的生动注脚。凭借自主研发的“嵌入式AI硬件开源运营平台”(以下简称“宇凡微AI模块”),为智能消费电子硬件企业打造真正具有差异化竞争力和情感吸引力的智能产品,宇凡微AI模块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模块,更是一套开箱即用、深度可定制的智能升级解决方案。
半年销量突破2000万+
一块“模块”强劲赋能众多领域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科技企业,是一家专注芯片合封、定制封装、单片机应用方案开发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商和资源整合商。
成立之初,宇凡微以芯片贸易为起点,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八年。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宇凡微从零便做到破亿。随着市场的变化,如今,公司针对AI赛道在做大量的布局。

在2025年上半年,宇凡微AI模块销量便突破了2000万+,服务上百企业,凭一块“模块”逆袭破局。
“我们依托‘嵌入式AI硬件开源运营平台’,覆盖多场景应用,赋能B/C双端。”黄宇介绍宇凡微AI模块的破局点——精准锚定“真刚需”、解决“真痛点”,以“快”“准”“省”三大优势,提供行业当下最优解。“快”,即快速量产,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准”是指需求准,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省”则是价值省,能为厂商节省高昂研发成本和人力维护费用。这样的产品,自然备受青睐。

眼前的这只憨态可掬的黄色小鸭并非普通玩偶,它是宇凡微核心AI技术落地的代表成品之一。小黄鸭柔软的“身体”里,搭载着公司自主研发的AI智能模块——一颗连接强大语言模型的“智慧之心”。AI小鸭不仅能倾听孩童天马行空的“十万个为什么”,还能娓娓道来梦幻的睡前故事,甚至成为语言启蒙的小小导师。

毛绒玩具、桌面机器人、智能家居设备、儿童教育产品、银发陪伴设备……宇凡微AI模块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可以为众多领域客户提供高效赋能,帮助其实现“产品极致差异化”“满足用户情绪刚需”“低成本极速上市”三位一体的终极利器。
目前,该“嵌入式AI硬件开源运营平台”已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数字科技中心的认可,荣获第六批“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

模块化战略+走量型商业模式
从一个月到十天量产的“宇凡微速度”
企业创立之初,宇凡微深知,仅依靠芯片贸易难以在市场中长久立足。因此,宇凡微从芯片贸易起步,逐渐转型为技术研发,每年技术研发投入800万元-1000万元,逐步向芯片封测和自主研发扩展,逐步形成了他们独有的技术壁垒。
置身于深圳这片创新的热土,宇凡微深切了解芯片市场的瞬息万变。如今,宇凡微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将复杂的芯片技术转化为客户可以直接应用的模块化解决方案——暴力风筒电机驱动模块、扫振电动牙刷模块、加湿器雾化模块、无线充电模块等。
黄宇坦言:“我们并非单纯地向客户售卖单一产品,而是把高技术难度的芯片封装及应用开发成即插即用的模块化产品。”
在宇凡微的模块化产品阵营中,电动牙刷扫振一体伺服电机模块堪称代表作。
作为一款革新性产品,它伺服驱动芯片、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集成到单一模块中,极大地简化了客户在电动牙刷产品开发中的工作。通过自研的一体化伺服驱动芯片和自适应标定算法,这款模块实现了传统电机所无法比拟的高效驱动性能,帮助客户快速完成产品定制与量产。

今年8月以来,这款电动牙刷模块在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和五洲工业发展论坛中接连荣获“2024年度重大技术突破奖”及“2024年度AI最佳创新产品奖”,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走进宇凡微研发中心,一块巴掌大小的AI模块正在进行芯片烧录,这块集成了芯片、传感器与算法的模块,即将交付给某国企的礼品定制项目。“应用宇凡微的模块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从创意产生到实现量产,只需要一个月。”工作人员介绍道。
“目前,我们主打的是‘技术平权,快速量产’的发展理念,核心在于帮助更多客户实现低门槛市场进入,并在市场波动中赢得竞争力。比如在AI这个模块的话,接入后可实现联网搜索等功能,让很多C端客户或者B端客户在一个月甚至十天内完成产品量产。”黄宇说道。
正是这种将复杂技术封装为简单应用的能力,让宇凡微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赛道中脱颖而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借助其模块化平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技术门槛。
黄宇坚信,通过创造独特的价值帮助客户盈利,才能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与走量型商业模式一致,宇凡微在供应链和产品供应上确保了高效率、稳定性,让客户在激烈市场中获得稀缺的价格优势和供应保障。
年销十亿颗芯片的“成长密码”
超前布局与商业哲学的双重驱动
月均芯片销量达一亿颗,年销量突破十亿颗,在消费类芯片市场中,宇凡微占据着重要地位。
凭借在研发、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出色表现,宇凡微先后荣获“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回顾宇凡微的发展历程,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大家同样从事商业贸易,为何宇凡微能发展得如此迅猛,仅用三四年时间就突破了亿元规模?其核心竞争力值得深入探究。

“当别人在售卖产品时,我们其实已经在布局封测环节;当别人在开展封测工作时,我们其实已经在推进市场标准化。随着产业升级,我们进一步拓展至方案开发与模块定制领域,当前正全力进军AI赛道。”黄宇如此说道。
“产品可以从低端市场切入,但不能一直处于低端水平。关键在于,当所有同类产品的成本都是十块钱时,如何做到以十块钱的价格出售还能实现盈利。这就是我们始终遵循的商业逻辑。实际上,创业有时就是如此,做到99%等同于零,做到101%才算是成功,这是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一家处于上升期的公司,并非行业龙头企业。实际上,许多商业战略并非从一开始就能规划好,而是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思考,这是一种基本策略。”
谈起罗湖区,黄宇认为选址于此并非偶然,而是其成熟的产业生态与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宇凡微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公司的发展也得到了罗湖区多方面的支持,涵盖员工保障性住房、政策扶持等福利,在如此的环境下,企业方能够更专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同时对罗湖区的产业环境充满信心,认为该区域有望成就几个万亿级企业。宇凡微正聚焦于从现有规模向3亿、5亿级营收目标迈进,但是市场刺激最终是达尔文效应,适者生存,企业最终需回归用户价值,通过精准定位应用场景、服务人群以及年龄段需求,实现降本增效和拓展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