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
在晋南铁路编组场的“钢铁驼峰”上,一列列货车正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缓缓溜放。这个看似平静的作业场景,得益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侯马电务段侯北车间职工们自主研发的“智能防护网”创新装置。
传统检测需要拆卸设备,耗时长达4小时,存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课题,该车间组成5人攻关小组,经过3个月技术攻坚,成功研制出“驼峰缓行器气缸泄漏检测装置”。
攻关组成员张令如介绍,装置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自动/手动双模切换,配合可伸缩式检测探头,可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完成检测,将单次检测时间压缩至15分钟。该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可满足现场不同位置的使用,保证了驼峰场车辆溜放的安全运行。
今年7月,该项创新成果荣获全国职工“五小”优秀成果。目前已在侯北编组场投入使用,累计发现并处置隐患17起,避免潜在经济损失超200万元。“以前靠耳朵听,拆回来试,现在有了这个‘电子听诊器’,安全更有保障了。”现场作业人员纷纷点赞。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