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将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些企业名单可谓星光熠熠,涵盖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技术、航天遥感等关键领域。其中不乏复旦微电子、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这样的行业翘楚。美方给出的理由是国家安全,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分明是在中美谈判前夕故意施压,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势头。
这已经是美国今年第三次使出这种招数。3月份时,美国一口气将70多家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7月又追加了18家。每次出手都精准卡在中美谈判的关键节点,明显是想通过极限施压来获取谈判筹码。这种施压手段似乎成了美国的惯用套路。
特朗普政府还打出了另一张牌。9月13日,他致函北约32个成员国,要求这些盟友对中国商品加征50%至100%的高额关税。信中的理由冠冕堂皇,声称要削弱中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支持,帮助结束俄乌冲突。但这个借口实在站不住脚——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总值一年才11亿欧元,与中国庞大的能源贸易规模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这显然是在找借口打压中国。特朗普还想拉盟友一起行动,此前已经对印度出手,以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将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提高到50%。这种单边主义做法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迅速做出反击。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就宣布对美国进口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这一招可谓精准打击——虽然模拟芯片不如数字芯片引人注目,但却是工业、医疗、电力等基础行业的关键部件,占美国对华出口的12%。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已具备相当实力,中芯国际的40nm以上工艺产能全球前三,国产替代率已达60%。
这次调查覆盖了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等产品,这些采用40纳米及以上工艺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系统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首次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实施细则,将反制措施延伸至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展现出更加系统化的应对策略。
特朗普想拉北约一起对中国加税,但盟友们的反应却让他难堪。德国汽车产业四分之一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法国近两成的农产品销往中国。这些国家如果跟风加税,无异于自断财路。德国车企已内部警告称,加税将大幅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引发裁员潮。法国农业协会更是直言:不能为美国战略牺牲法国农民的生计。
亚洲盟友的态度同样耐人寻味。日本首相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韩国总统更直接批评美国的要求是侵犯经济主权。德国总理也明确表态称中国是战略伙伴,欧洲不会参与美国的贸易孤立政策。
墨西哥的反应尤其戏剧性。它先是宣布对中国汽车加征50%关税,看似支持特朗普。但在中国政府表态将采取反制后,墨方立即改口称加税是暂时性的,总统辛鲍姆更表示不愿与中国发生贸易冲突。这种快速反转说明,即便是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也不愿轻易与中国对立。
当前的中美博弈已远超贸易范畴。美国国会刚通过的2026国防授权法案,将对台军援预算猛增至10亿美元,明显是要在台海问题上制造事端。9月12日,美军驱逐舰还伙同英国护卫舰以自由航行之名穿越台湾海峡。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政府要求字节跳动在9月17日前出售TikTok在美业务,否则将全面封禁。这已不仅是贸易问题,而是对中国企业数据主权和海外发展的直接挑战。
中国手中也有不少王牌。全球60%的稀土开采和92%的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这些资源对美国高科技和国防产业至关重要。2025年4月,中国对七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许可,直接推高了美国相关产业成本。同时,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对大豆、玉米等商品加征最高15%的关税,已让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从数据看,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对美机电产品出口仍增长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逆势增长5.4%。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降至15%以下,通过一带一路深化新兴市场合作,展现出强大经济韧性。反观美国,关税使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500美元,消费者信心跌至12年新低,纽约股市蒸发5万亿美元,GDP增速预期下调至1.7%。
中国企业面对制裁展现出惊人韧性。以华为为例,在被多次制裁后,其在芯片研发、5G技术拓展等方面持续突破,鸿蒙系统不断完善,5G应用在全球多地落地,显著降低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这种自主创新的能力,正是中国应对制裁的最大底气。
这场博弈正在重塑大国相处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贸易摩擦升级将拖累全球GDP增速0.2-0.3个百分点,相当于数万亿美元损失。现代经济高度一体化,人为割裂只会造成整体效率下降,就像拆散精密仪器——单个零件或许还能工作,但整体性能必然大打折扣。
即将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中美第四轮贸易谈判,不仅是两国间的较量,更关乎全球经济格局。特朗普的先发制人策略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谈判底牌的不足。而中国的果断反制,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和充分的准备。这场谈判的结果,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走向和世界经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