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称为“信创替代关键之年”,各行各业都在积极部署实现国产化替代!
金融行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核心领域,对系统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成为信创替代中最具挑战性的堡垒之一。圈内更是有句流行语:“得金融者得天下”,这不仅凸显了金融信创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其面临的艰巨任务。
金融信创改造的复杂性在于其涉及机构众多、系统架构复杂,且积累了海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信息。系统迁移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巨大,一旦出现漏洞或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金融领域在信创替代上一直较为谨慎,步伐相对缓慢。
然而,随着2027年信创节点的临近以及前期经验的积累,金融信创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金融系统替代,国产芯片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国产芯片在金融领域的替代迎来了井喷期。
国庆假期第一天,工商银行年度信创订单终于落锤——高达30亿的海光芯片服务器采购项目进入公示,标志着国产芯片在金融关键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庆献上一份科技厚礼。
而在国庆前夕的,雷神科技公司也宣布独家全额中标平安银行2025年海光路线框架采购项目。这是雷神科技公司在金融信创领域又一关键突破,中标意味着其信创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兼容性和安全性获得金融行业头部客户的高度肯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联想也近期成功中标建设银行海光芯片服务器项目,联想基于国产芯片的服务器产品,不仅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等特点,还能够与现有金融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服务器在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的严苛要求。
另外,在此前的建行、招行以及众多证券公司订单中,期间始终不乏国产芯片厂商身影,这些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标杆,其对芯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国产芯片在银行采购项目中接连中标,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国产芯片在金融领域应用的肯定。国产芯片已经具备了在金融关键领域替代国外芯片的能力,能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毕竟涉及巨量财产安全,从核心硬件到技术路线的选择,都必须全栈可靠。
▌从外围到核心改造,要多给国产芯片机会
当前,金融替代已经从从外围系统进入到核心改造阶段。针对核心业务系统,金融机构可能顾虑更多,拿稳定性做挡箭牌,不太愿意去接受国内厂商,其实金融部门的决策者胆子应该更大一点。
从实践上看,国产芯片替代国外产品并非做不到。国产芯片已经逐步建成高安全、高性能、高兼容计算生态底座,好用易用程度已经能够满足金融用户的需求。具体优势表现有:
首先,在性能方面。
国产芯片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能够满足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的高并发、高负载业务需求。以海光C86系列芯片为例,其综合性能实测表现已经赶超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处理复杂金融交易数据时,海光芯片能够提供高效、稳定的运算支持,确保系统的快速响应和数据的准确处理。
其次,在兼容方面。
国产芯片在兼容性和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像海光芯片,其完整兼容X86主流生态的特性,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实现高效平滑迁移,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例如,海光芯片与联想开天、浪潮、雷神等企业合作,推出了多款适用于金融信创场景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此外,在安全方面。
近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与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联合发布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公布了国产CPU的最新安全评级。如今已经有包括海光处理器C86-4G等17款CPU获得最高安全等级II级认证,自主程度和国产化技术实力得到了充分验证,足以应对现阶段金融信创市场的复杂需求。
目前,金融领域的国产替代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国产芯片凭借着在性能、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说是金融机构的最佳选择。其在工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国产芯片在金融领域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树立了标杆。
▌总结:
国产芯片在关键领域的突破,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应用,是我国芯片产业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标志。
展望未来,国产芯片在关键领域的替代进程将继续加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国产芯片将在更多领域实现对国外芯片的全面替代。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也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海光为代表的国产芯片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