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大战:阿斯麦叛变,台积电转向,中国芯片逆袭
创始人
2025-10-22 12:35:13
0

从2018年年开始,芯片不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彻头彻尾被政治搅进来了,美国出手,拉着荷兰、干涉中国主权,一步步收紧对中国的高端芯片技术出口。

全世界科技之国,能源之国都在挤压中国的生存空间,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的感受到技术封锁,不是工业大机器,而是世界先进科技。

荷兰的阿斯麦被迫停止对中国的高端设备出口,台积电也配合美国限制中国客户的先进芯片代工,而中国这边呢?虽然被封得很死,但硬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路。

光刻机断供:阿斯麦的“变脸”,是被赶鸭子上架

阿斯麦这家公司,它其实一直都不是闹事的角色,它就是个做设备的,客户在哪儿,生意就在哪儿。

但从2023年开始,这家荷兰公司彻底成为美国手上的一把刀,荷兰政府没有任何预兆的出台了新规,说要对出口中国的光刻机设备加强审查,虽然说得很官方,其实就是不让卖了。

阿斯麦作为一家在全球做生意的公司,它的设备生产线供应商、软件系统、关键零部件,大量掌握在美国手里,你要是敢不听话,美国就有的是办法让你“停工”。

结果就是,阿斯麦只能硬着头皮配合,把本来还能卖给中国的高端光刻设备,一项项从清单上划掉,随后制裁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高端光刻机,到后来的每一项技术,甚至是在荷兰的中期半导体公司,也惨遭制裁。

断供之后,两者并没有彻底断绝贸易,在一些细小分区,还是有一些贸易合作,但随着今年特朗普上台,阿斯麦能出口中国的设备越来越少,,中国原本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现在生意说没就没,中国买不到最先进的设备了。

但中国这边并没有就此认输,虽然没有EUV光刻机,国内团队转头去啃别的技术难关,有的公司专攻中端光刻设备的国产替代,有的研究极紫外光源的核心技术。

进度虽然慢,但没有停,断供这件事,确实让中国芯片制造短期受限,但也逼出了更多自主研发的动力。

台积电的转身,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台积电作为我国台企,和中国的合作相当密切,很多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都是靠它来进行代工生产的,可到了2024年,美国又放出了新的限制。

要求台积电把中国变成一个芯片加工的孤岛,台积电一边要为赚取更多的利润,一边配合美国的政策,最后选择了“听话”。

台积电还开始调整产能,把原本在中国大陆的产线逐步收回来,甚至有的工厂直接停止了对某些客户的出货,这一转身,直接把很多中国公司逼上了“断奶”的地步。

不少人对这个转变感到不满,但台积电向来更偏美国一点,它的技术命脉完全卡在美国手里,如果不配合,就可能失去更大的利益,从企业角度看,它的选择也算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过去几年,国产芯片厂商开始加速追赶,尤其是在中端制程上,虽然距离最先进的制程还有差距,但已经能承担起大部分国内市场的需求,原本依赖国外代工的公司,开始尝试自己或者通过国产代工厂解决问题。

台积电的转向确实让中国芯片产业经历了短期的“真空期”,但这种“阵痛”也促使中国公司不再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用一句话说就是:“不靠别人,我们也得走下去。”

自主突围不是靠奇迹,是一点一点啃下来的

很多人说中国芯片逆袭是“奇迹”,其实一点也不神奇,这是被人断供之后,自己憋着一口气,一点点啃下来的。

从设备、材料到设计工具,每一环都卡着脖子,但越是卡得死,越是有人想办法突围。

设备这块,过去进口的比较多,现在国产设备虽然还不能全覆盖,但已经能撑起一部分生产线,设计工具方面,国产EDA软件的使用率也在逐渐上升,虽然还达不到国外的成熟度,但已经能满足一些基本需求。

芯片制造本身就是个费力费时的活儿,没有捷径,只有硬撑,但过去几年,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从来没停过,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一起上,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放弃。

更关键的是,产业链正在逐渐自循环,以前是设计在国内,制造靠外包,现在更多企业尝试把设计、制造、封装都合起来做,虽然效率还不算高,但方向是对的,一旦这条链条打通,中国芯片产业就能真正站得住脚。

这不是靠补贴补出来的,而是靠市场需求和现实压力逼出来的,被逼急了,就只能靠自己,每个环节都不容易,但正是这些“难啃的骨头”,才构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底气。

这场“技术封锁”,最后反倒成了中国芯片的催化剂

美国这波封锁,原本是想掐住中国科技的脖子,不让你往前走,可现在看来,反倒成了中国芯片行业最强的“催化剂”。

过去,中国芯片产业确实有很多短板,技术落后,设备缺失,相关人才储备不够也不够,但在这次“被封锁”的过程中,这些短板被一一暴露,反而让大家认清了现实,认清现实之后,才知道该往哪儿补。

而且,这种压力下搞出来的技术,才是真正扎实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凑个指标,而是为了活下去、走得更远,就像老话说的: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了希望。

有些人总喜欢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来打压自己,其实这几年已经证明,中国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过去缺少“逼上梁山”的场景,现在场景有了,底气也就慢慢凑齐了。

结尾

这场光刻机引发的科技竞赛,不只是企业之间的较量,更是国家发展路径的分水岭,别人关上门,我们就自己搭梯子爬出去,短期内难受是肯定的,但长期看,这才是产业真正站稳脚跟的开始。

阿斯麦断供、台积电抽身,看似是中国芯片的危机,其实是一次深度洗牌,洗完之后,留下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场洗牌,不靠输赢来判断,而靠能不能走到最后。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方向不再迷茫,中国芯片,正在用自己的节奏,走出一条不靠别人也能走通的路。

相关内容

深圳: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
10月22日消息,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
2025-10-22 18:37:08
10月22日消费电子R(4...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消费电子R(480030)指数报收于8...
2025-10-22 18:36:35
Aura推出499美元电子...
Aura公司推出了其最新产品——售价499美元的Ink相框,这款产...
2025-10-22 18:36:07
荷兰政府与中国磋商解决安世...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电话,就...
2025-10-22 18:35:23
超导概念板块10月22日跌...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超导概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6%,...
2025-10-22 18:18:58
第三代半导体板块10月22...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第三代半导体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31...
2025-10-22 18:18:41
老鹰半导体完成超7亿元B+...
投资界10月22日消息,近日,浙江老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2025-10-22 18:18:10
公告前股价“二连板”,今天...
经历更名换姓、原大股东股份司法划转后,“文旅巨头”盈新发展(原新华...
2025-10-22 18:17:26
跌幅榜丨同类跌幅最小!半导...
10月22日,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报收1.689元...
2025-10-22 18:16:13

热门资讯

深圳: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 10月22日消息,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
10月22日消费电子R(48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消费电子R(480030)指数报收于8488.56点,跌1.04%,成交...
跌幅榜丨同类跌幅最小!半导体设... 10月22日,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报收1.689元,收跌0.59%,成交金额4500...
筹划收购长兴半导体控制权 盈新... 10月22日,盈新发展再度涨停,已连续三日收得涨停板。10月21日晚间,盈新发展发布筹划收购广东长兴...
成都视朗瑞光电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成都视朗瑞光电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富元,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
赛微电子控股股东、董事长杨云春... 10月22日,赛微电子(300456)发布公告,控股股东、董事长杨云春将其持有的615万股股份办理质...
新光光电:公司董事长康为民解除... 新光光电10月22日公告,公司收到嵩县监察委员会出具的《解除留置通知书》,已解除对康为民的留置措施。...
跌幅榜丨同类跌幅最小!消费电子... 10月22日,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报收1.261元,收跌0.47%,成交金额3249...
新联电子(002546)10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2日收盘,新联电子(002546)报收于6.78元,上涨10.0...
东方电热:电子皮肤已送样机器人... 每经AI快讯,10月22日,东方电热在互动平台表示,预镀镍材料目前每月生产2000吨左右,半导体电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