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方出台的稀土出口新规引发国际关注。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新规覆盖范围从汽车芯片到军事装备,几乎涉及所有关键制造业领域。
专家分析,这标志着东方正通过稀土资源优势增强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新规特别规定:含有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外国产品、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境外制造品都需经过审批。
这意味着直接出口受限,连海外企业间的相关产品流通也可能需要中国许可。
例如汽车座椅调节电机中的稀土磁铁,现在跨国运输时就要申请中方批准。
中国明确表示原则上不批准军用稀土出口。
这会影响战斗机电机、测距仪等关键部件的生产。
西方国家担忧,这可能影响其对乌克兰的军援和自身防务建设。
在汽车行业,欧美厂商已感受到压力。
由于审批延迟,部分欧洲配件厂被迫停产。
有企业试图通过从中国进口整机来规避限制,但新规明确堵住了这个漏洞。
半导体行业同样脆弱,因为芯片制造需要稀土材料和精密设备组成的生态系统。
新规追溯力极强:过去20年购买过中国设备的外国稀土工厂,其产品现在都可能受管制。
由于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东方,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方案。
中方回应称,这是对美方滥用出口管制的合理反制。
美方近期持续加码芯片等产品限制,迫使中方采取应对措施。
"关税战不是解决办法,但如果美方继续施压,我们已做好反击准备。"
中方最近在稀土出口上出了新规定,欧美立马坐不住了。
德国人说现在谈影响还太早,但私下已经拉着欧洲小伙伴开会商量。
欧洲那边嘴上说“理解各国管稀土是正常操作”,可转头又抱怨“太依赖东方不行”,还希望中国保证供货。
因为全球70%的稀土是中方挖的,90%是中方加工的,手机、电动车、战斗机用的磁铁93%靠中国。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今年4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中国反手就收紧稀土。
外媒都觉得中国这时间点选得妙,正好卡在中美可能谈判前。
稀土像“工业食盐”,手机震动、电动车跑路、导弹瞄准全靠它。
中国南方的重稀土(比如镝、铽)占全球80%,高端磁铁93%是中国造。
美国芯片商最怕,因为顶级芯片需要稀土精确到原子级别。
中国从1950年代就搞稀土,现在技术碾压全球,分离效率高10倍,成本还低70%。
美国想自己搞?开采污染大、技术落后,进度很慢。
最近美国拉拢澳大利亚、缅甸想替代中国,可短期内根本没戏。
外媒说这是东方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反击”。
《华尔街日报》直呼“前所未见”,《金融时报》发现规则抄了美国管芯片的作业,彭博社觉得这是谈判前秀肌肉。
除了稀土,中国最近还管了超硬材料、锂电池出口。
专家说:“中方往谈判桌又甩了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