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10月15日,一款超高速实时示波器重磅发布。该产品刚亮相就冲上热搜,成为全场最受瞩目的“明星产品”。这款被业内称为“信号显微镜”的仪器,本质是捕捉超高速电子信号的核心工具,凭借90GHz带宽的突破性性能,改写了全球高端示波器的竞争格局。
对普通观众而言,这款产品为何会迅速引起如此热度?简单而言,在半导体、6G通信、智能驾驶等领域,7nm以下工艺芯片的高速接口测试、1024-QAM调制的6G信号分析,都需要60GHz以上带宽的示波器支撑。
而此前,西方通过《瓦森纳协定》对这类高端仪器实施出口管制,国产产品最高带宽仅18GHz,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长期面临“无器可用”的困境。很显然,这款产品实现了突破。
三大硬核能力:定义全球超高速示波器新标杆
在展会期间,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CEO刘桑发布了这款示波器。这款产品可以说通过三大突破性能力证明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刘桑直言,这款超高速实时示波器目前达到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水平。
首先,性能天花板,90GHz带宽实现五代跨越。在核心指标上,该示波器将带宽一举突破90GHz,采样率达每秒2000亿次,存储深度高达40亿样点。这意味着什么?
刘桑在发布会上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超高带宽下采集信号就像用漏勺接瀑布,稍有不稳就抓不住关键数据,而这款示波器能清晰捕捉112G乃至224Gbps高速信号的细微波形,哪怕是纳秒级的“信号闪断”也无所遁形。
与此前国产最高18GHz的水平相比,性能直接提升到500%,仅次于国际巨头的110GHz机型。
其次,智能革命,百倍效率提升的底层密码。作为全球首个超高速智能示波器,其独创的“慧眼架构”,首次在示波器中集成服务器级算力,32核通用处理器性能领先,并支持高达300+ TFLOPS的AI算力与云端扩展,彻底改变了测试逻辑。
该示波器通过T级采集、超强算力与智能数据三大平台协同,搭配智能参数寻优算法,实现了测试全流程自动化。刘桑现场表示,传统仪器调试112G高速接口芯片要1-2周,这款产品只要10分钟。
这种“用数学补物理”的创新,让仪器从被动的“信号记录仪”升级为主动的“分析助手”,还能通过智能噪声抑制技术过滤干扰信号,测试精度提升3倍以上。
最后,体验重构,全球首个全面屏交互范式。这款示波器打破传统仪器布满按键的笨重形象,其搭载18.5英寸无按键全面屏,支持单指平移,双指缩放等手机式手势操作。
对每天与复杂信号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这种设计让多通道数据“一览无余”,操作效率提升,更适配了新一代工程师的使用习惯,成为仪器设计美学的新典范。
技术破局:筑牢“自主可控”生态
“高端仪器的突破从不是单点拼凑,而是全链条的系统创新。”刘桑在发布会上强调道。这款示波器的诞生,源于万里眼在七大基础领域的十年深耕,更拿下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5年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笔者看来,万里眼这款产品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其一,这款示波器破解“卡脖子”困局。我国“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院士指出“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
在发布会上,刘桑介绍,针对西方出口管制,万里眼打造了涵盖基础材料、精密制造、核心芯片、算法、协议、软件、系统的七大基础底座,助力国内科技发展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环节中,刘桑进一步指出,万里眼承载着核心价值和战略使命,去解决高端电子测量仪器被“卡脖子”问题,去支持中国产业界和科研学术界向前发展。
从2019年起,我国科技企业有大量企业被美国制裁,无法获得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在采访中,刘桑提出,目前全国至少有1500家企业被制裁,万里眼将重点服务这些被制裁的企业。而且,万里眼也将平等为所有企业客户、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提供“第三方标尺”服务。
与此同时,它创下三项“国产唯一”:唯一支持PCIe 3.0/4.0/5.0全系列测试、唯一适配112GHz/224GHz SerDes接口、唯一兼容GPMI测试标准。
其二,加速半导体研发周期。例如当前高速 SerDes、下一代光通信等技术加速迭代,相关芯片与产品已进入研发或商用阶段,这要求高端实时示波器必须超前一到两代发展,才能支撑中国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万里眼90GHz带宽实现五代跨越,将为我国芯片等相关产品研发打下坚实基础,缩短半导体等科技赛道研发周期。
据笔者了解,目前万里眼这款示波器已在华为、上海交大等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应用和测试,下单后5-8周即可交付。
目前,从先进制程芯片的射频性能优化,到6G通信的超高速信号测试,再到智能汽车4D毫米波雷达的信号监测,万里眼产品应用场景贯穿半导体、通信、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
点评:三重价值重塑产业生态
在汇聚20余国600余家企业的湾芯展上,这款示波器的发布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突破,更被业内视为全球电子通信产业“中国标尺”崛起的标志,也对产业带来三重价值重塑。
第一,产业链安全有了“中国选项”。长期以来,全球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被外资垄断,据Technavio数据,2019年,是德科技等前五家国外企业占据中国市场43.1%份额,我国企业备件采购和技术维修都受制于人。
万里眼90GHz示波器的量产,首次实现60GHz以上高端仪器的国产化替代,彻底打破西方技术封锁。正如刘桑所言:“我们要让全球产业链多一个‘中国标尺’的选择”。
第二,前沿创新按下“加速键”。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者”。这款示波器正成为创新催化剂。在高能物理领域,其皮秒级脉冲捕捉能力可助力粒子碰撞研究;在光通信领域,支持1.6Tbps相干光系统测试,为超高速网络建设铺路。
第三,本土生态形成“协同效应”。万里眼的国产化协作网络已带动上百家上游企业发展,从基础材料到精密制造形成产业集群。其开放的SDK接口支持Python/LabVIEW二次开发,3天紧急维修服务。这些优势让这款万里眼相比国际品牌构建了服务优势。
在采访中,万里眼副总经理刘正宝表示,万里眼计划通过与更多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加强产品的应用迭代与创新,以此提升客户竞争力、解决客户痛点,同时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从湾芯展的刷屏热度到实验室的实际应用,万里眼的这款示波器不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中国高端制造突围的缩影。
正如刘桑在发布会结尾分享的故事:“一年多前我去了一个实验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非常激动地跟我说:‘我临近退休之际,终于第一次用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高端测量仪器。’”
在笔者看来,这场由“中国标尺”引领的技术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或许就像采访结束时刘桑所讲,万里眼有信心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最终达成“领跑”目标,持续为产业链产学研用各级机构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