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智能照明、显示驱动等下游应用需求变化影响,国内LED驱动芯片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企业表现显著分化。
集微网根据晶丰明源、明微电子、富满微、必易微四家A股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对比发现,主要企业在营收增长、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上差异明显,行业正经历从粗放扩张向精细化、技术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营收规模分化明显,增长路径各异
从整体营收规模来看,晶丰明源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0.79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5.04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7.31亿元,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相比之下,明微电子与富满微的营收在此期间呈现小幅下滑趋势。明微电子从2022年的6.85亿元逐步回落至2024年的6.07亿元;富满微亦从7.71亿元降至6.82亿元,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2.86亿元与3.83亿元,反映出其在部分细分市场面临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必易微表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营收从2022年的5.2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6.88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83亿元,显示出其在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客户渗透力增强。
盈利普遍承压,主营业务挑战犹存
在营业收入分化加剧的同时,LED驱动芯片企业的盈利状况同样备受关注。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数据来看,行业内多数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利润压力。
行业龙头晶丰明源尽管在营收端保持增长,但其归母净利润自2022年至2024年持续为负。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16亿元,释放出业绩回暖的积极信号。
富满微的盈利压力较为突出,连续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亏损,2023年净利润低至-3.48亿元,2025上半年仍亏损0.36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行业核心业务的盈利困境。晶丰明源的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的-3.07亿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0.09亿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转正,达到0.13亿元。
而富满微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且规模较大,2023年低至-3.55亿元,反映其主营业务面临较大压力。
毛利率走势分化,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现
销售毛利率的走势直接反映了企业产品竞争力与盈利空间的变化。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四家LED驱动芯片企业的毛利率出现显著分化。
晶丰明源毛利率呈现强劲的持续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17.58%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9.59%,增幅超过2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必易微毛利率整体保持在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始终高于2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9.58%,显示出公司较强的定价能力和稳定的盈利空间。
而富满微的毛利率表现相对弱势,自2022年的19.35%下滑后,始终在10%左右的低位徘徊,反映出公司产品或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盈利空间受到明显挤压。
政策支持退坡,自主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随着产业政策逐步调整,政府对LED驱动芯片企业的补助力度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四家主要企业的政府补助金额普遍收缩。
晶丰明源所获政府补助从2022年的0.53亿元逐年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05亿元,补助规模虽在四家企业中仍居前列,但对利润的影响已大幅减弱。
值得关注的是,富满微在2024年出现政府补助为负的情况,2025年上半年也仅获0.01亿元补助,反映出其外部支持力度已十分有限。
政府补助的持续退坡,正在倒逼企业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尽管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政府补助已难以成为其扭亏的主要依赖。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人才战略各有侧重
在行业竞争加剧与盈利承压的背景下,研发投入成为LED驱动芯片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从研发投入的绝对金额看,晶丰明源显著领先,2024年研发费用达到4亿元,远高于其他企业。必易微的研发费用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2022年的1.15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76亿元。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各企业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必易微的研发费用率连续四年超过21%,2023年更达到27.54%;晶丰明源的研发费用率始终处于行业高位,2025年上半年仍达到23.87%。
研发人才储备方面,企业策略出现明显分化。晶丰明源的研发团队从2022年的341人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31人,是四家企业中唯一实现连续正增长的公司。
而富满微的研发人员数量在2024年出现大幅调整,从2023年的508人锐减至201人,人员结构的剧烈变动或与公司业务调整密切相关。
从研发人员占比来看,必易微持续领先行业,始终保持在70%左右的高位,显示出典型的研发驱动型企业特征。晶丰明源的研发人员占比同样保持在较高水平,从2022年的65.5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7.45%。
总结
整体而言,LED驱动芯片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晶丰明源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产品结构优化,在毛利率持续改善后,于2025年上半年迎来盈利拐点;
必易微凭借稳定的研发投入和合理的人才结构,在营收增长和毛利率表现上稳步前行;而富满微则面临营收下滑、亏损扩大、研发团队收缩的多重挑战。
随着政府补助的持续退坡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正从早期的政策驱动、价格竞争,转向技术驱动、产品差异化的新阶段。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合理产品结构和高效运营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