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竟然会有那么多新品种?
甜菜产业的“卡脖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成熟的葡萄竟然都长在一条平行线上……
近日,东城街道38社区组织辖区30余名老党员及居民代表走进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感悟农业科技变化 致敬‘芯片’制造团队”主题党日活动。大家实地探访试验田,近距离感受棉花、甜菜、葡萄等作物的品种创新与栽培技术突破,沉浸式体验农业科技的硬核力量。
作为新疆和兵团农作物及果树新品种培育的尖兵团队,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69年5月成立的农八师农科所。经过50多年发展,该院聚焦棉花、甜菜、葡萄、小麦四大优势作物,累计承担国家及部委重大科技项目180余项,斩获科研成果166项,囊括国家、省部级和兵团科技进步奖70余项,其中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更培育出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棉花、甜菜、小麦、玉米、葡萄、苹果、蟠桃优良新品种80余个。
在试验田里,一个个“科技惊喜”让参观者赞叹不已:该院培育的棉花新品种竟然达到了49个,甜菜在这里也有17个品种,占新疆自育甜菜品种的一半以上,其中新甜4号、9号填补了国家雄性不育多倍体和单粒杂交种空白;新甜12号成为近20年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国产品种,自育甜菜品种和优良栽培技术累计推广1000余万亩,甜菜单粒品种选育和种子清选丸衣两大甜菜产业“卡脖子”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新葡2号、新葡3号、紫香无核、8-4和明珠1号5个品种的葡萄成熟后竟然都长在一条平行线上,“紫香无核”品种还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新品种选育、繁育和栽培技术的推广,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兵团和地方产业升级、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
活动中,社区与研究院还就党建工作和党建品牌创建经验展开深入交流。老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真切感受到新疆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对这支默默耕耘的作物“芯片”制造团队充满敬意,更为祖国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