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牺牲阳极电位测量需遵循标准化操作步骤,核心是通过预处理、设备布置、电路连接和数据读取,确保获取准确的电位数据。以下是覆盖现场的通用操作流程,以最常用的“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为例。
一、测量前准备阶段
设备与材料核查:确认所有工具状态正常,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误差。
检查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确保内部电解液饱和、无沉淀,电极头部(多孔塞)清洁无堵塞。
校准电位测量仪:使用标准电位源校准毫伏表或电位计,确保精度达到±0.1mV。
准备辅助工具:800-1000 目砂纸(打磨阳极)、湿润细土(土壤环境用,填充参比电极周围)、屏蔽导线(2 根,长度根据现场距离调整)。
现场环境记录:记录测量时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环境需记录含水率,水环境需记录盐度),这些参数会影响后续数据对比分析。
二、阳极表面预处理
确定阳极测量点:选择阳极暴露且无明显损伤的区域,避开焊缝、划痕或腐蚀严重部位。
去除氧化层:用砂纸轻轻打磨测量点表面,打磨范围直径约 2-3cm,直至露出新鲜、均匀的镁合金金属光泽,避免过度打磨损伤阳极本体。
清洁表面:用干净抹布擦拭打磨后的表面,去除残留的金属碎屑和粉尘,确保测量点无污物覆盖。
三、参比电极布置
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参比电极的布置方式略有差异,核心是保证与电解质充分接触。
土壤环境:在阳极测量点附近(距离10-20cm)挖一个深度约10cm 的小坑,将参比电极垂直放入坑中,电极底部朝下,周围填入湿润的细土(与现场土壤类型一致)并轻轻压实,确保电极多孔塞与土壤紧密接触,无空气间隙。
水环境(淡水/海水):将参比电极直接放入水中,确保电极头部完全浸没,且距离阳极表面不超过 30cm,避免水流过快冲击电极导致位置偏移。
四、电路连接与电位测量
连接导线:用屏蔽导线建立测量回路,确保正负极连接正确(接反会导致读数为正值,需重新调整)。
导线 1:一端连接电位测量仪的 “正接线柱”,另一端连接参比电极的接线端子。
导线 2:一端连接电位测量仪的 “负接线柱”,另一端用鳄鱼夹夹紧镁合金阳极的预处理测量点。
消除干扰:将屏蔽导线的屏蔽层单端接地(如连接到被保护金属结构),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如附近强电设备)对读数的影响。
读取数据:打开电位测量仪,等待读数稳定(通常需1-3分钟,数值波动不超过±0.5mV 即为稳定),记录当前毫伏值(注意保留负号,如-1.62V)。
重复验证:在同一测量点重复测量3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降低偶然误差。
五、测量后收尾
设备回收:断开导线连接,取出参比电极,用清水冲洗干净(海水环境需彻底冲洗盐分),晾干后妥善存放,补充参比电极内部电解液以备下次使用。
阳极处理:用防锈漆或凡士林涂抹阳极测量点,防止该部位因打磨暴露而加速腐蚀。
数据整理:将测量结果、环境参数、设备型号等信息记录在专用表格中,形成完整的测量报告,便于后续阳极工作状态的跟踪分析。

上一篇:上海接近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