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台”本质彻底藏不住了,就在台美谈判还在持续胶着之际,台当局领导人居然迫不及待地宣布,不只是台积电,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都要打包送往美国。消息一出,岛内舆论瞬间炸锅!

(包括台积电在内的整个半导体生态系,或被打包送到美国)
1、台湾“命根”,正在被挖走
在接受加拿大媒体采访时,台方简直是把台湾的底牌全都亮给了美国。不仅证实了台积电的投资计划,还直言不讳地说要把"整个生态系"都搬到美国去。从芯片设计到制造,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产品,这是要把台湾几十年积累的半导体家底全都拱手送人啊!
更让人揪心的是,台方还特别提到正在与英特尔等美国公司合作。这明摆着是要把台湾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双手奉上。要知道,半导体产业可是台湾的经济命脉,占到台湾出口总额的近四成。这么重要的产业说搬就搬,台当局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个消息传开后,岛内股市立即出现了剧烈波动。特别是半导体类股,出现了明显的资金外流迹象。许多中小型半导体企业的老板们都在私下里表示担忧,生怕这场"产业大迁徙"会让他们这些配套企业陷入绝境。

(台当局正在晃动,台湾经济命脉的根基)
说实话,看着台湾半导体产业这样被连根拔起,实在令人唏嘘,要知道,台湾半导体产业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从最早的代工起步,到如今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面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现在说送人就送人,这简直是在挥霍台湾最宝贵的资产。
2、岛内炸锅,台当局试图解释
面对岛内汹涌的民意反弹,台当局开始慌了手脚,急忙抛出"复制而非外移"的说辞来灭火。这个说法听起来挺高明,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什么叫"复制"?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几十年积累的技术专利、制程工艺和人才团队,这些都能简单"复制"吗?
半导体行业最宝贵的就是完整的产业链集群效应,台积电之所以能在全球独占鳌头,靠的不仅是自身的技术实力,更是因为台湾拥有从硅材料、光刻胶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现在要把这个生态系"复制"到美国,无异于把一棵大树的根系全部切断,再试图移植到另一片土壤,结果可想而知。

(台湾试图通过强调“复制而非外移”概念,来缓解紧张态势)
美国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能和技术,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看看英特尔等美企虎视眈眈的样子就明白了,他们巴不得把台湾的半导体技术全部收入囊中。
岛内清醒人士说得一针见血:这根本就是在斩断台湾的经济命脉。台湾一旦丧失这个半导体产业优势,到时候别说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恐怕连讨价还价的筹码都没有了。
3、卖身投靠,终究是一场空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产业转移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危机。美国推动"芯片法案"的真正目的,是要重建本土半导体供应链,减少对亚洲的依赖。台当局这么积极配合,等于是在帮美国实现"去台湾化"的战略目标。等到美国建立起完整的半导体生态系,台湾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台湾若失去半导体主导地位,将威胁到整个台湾经济的稳定)
而这种产业转移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更让人后怕。半导体产业向来具有集群效应,一旦核心企业外移,配套企业必然跟进。届时,台湾失去的不仅是一家台积电,而是整个高科技产业生态。这种损失是任何短期利益都无法弥补的。
需要指出的是,台湾的未来在于与大陆的经济融合,而非舍近求远地依附美国。大陆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正在全力推进自主创新。
如果台湾半导体企业能够与大陆市场深度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相反,如果一味迎合美国的地缘政治需求,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战略困,而这也恰恰也是对台当局“倚美谋独”后果的一大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