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短暂消散18天后,加沙的天空再次被战火撕裂。10月2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声令下,以军战机呼啸着扑向加沙地带,将脆弱的停火协议撕得粉碎。

(停火协议生效后的第18天,内塔尼亚胡指示以军对加沙实施强力打击)
1、加沙战争,重新开打
从加沙城到汗尤尼斯,以军的空袭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却又不可避免地波及平民。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仅一天之内,至少9条生命在爆炸声中消逝。其中一次空袭甚至发生在希法医院附近,这个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如今却成为战火笼罩下的危险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军事升级恰逢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就在前一天,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披露,以军正在加沙地带设立实体标记,将控制范围扩大到所谓的"黄线"以外。
这个看似技术性的军事动作,实则暗藏玄机。按照第一阶段停火协议,以军本应退至"黄线"以内,但仍控制着加沙约53%的地区。如今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试探各方的底线。

(加沙战事再次爆发,多个地点遭到袭击)
虽然美方官员随后表态称停火协议"仍然有效",但面对已经燃起的战火,这样的表态显得苍白无力。
2、以军无人机,拍到哈马斯干“丑事”
就在以军战机呼啸而过的同时,哈马斯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其发言人斩钉截铁地否认与当天发生在拉法地区的袭击事件有任何关联。这份措辞强硬的声明直指以色列,称以军的军事行动构成对停火协议的"严重违反"。
更令人震惊的是,哈马斯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方面已经违反协议约125次。

(哈马斯伪造“寻找遗体”假象,激怒内塔尼亚胡)
但以色列方面声称,哈马斯的“造假行为”不可接受,秉承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原则,以方要求哈马斯交还人质遗体,但以军无人机发现,哈马斯将不明尸体埋进沙坑,最后再用挖掘机挖出,伪装成发现人质遗体的假象。
知道真相后,内塔尼亚胡下令悍然发起新一轮袭击,这也是以色列撕毁停火协议的一大原因。
3、"国际部队",即将下场?
就在战火重燃的硝烟中,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表态显得格外耐人寻味。他坚称加沙停火协议"仍然有效",这番言论与加沙上空的战机轰鸣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值得玩味的是,有两名美国官员透露,以色列在对加沙进行最新袭击之前已经通知美国。

(万斯声称停火协议仍有效,忽略当事方的深层矛盾)
这种"先斩后奏"式的通报,暴露出美以之间特殊的盟友关系,也让人不禁质疑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与此同时,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谈判正陷入僵局。按照所谓的"20点计划",加沙地带要实现非军事化、哈马斯解除武装,还要部署一支"国际部队"。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支"国际部队"究竟该由谁组成?
哈马斯方面同意将行政控制权移交临时委员会,并接受联合国部队作为边界监督部队;而以色列方面则坚持要由自己来决定"国际部队"的构成。这种根本性的分歧,使得第二阶段协议至今难以达成。特朗普表态称"国际部队"不久将进驻加沙地带,但现在看来,这番承诺恐怕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