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据香港《南华早报》31日报道,电气与工业自动化巨头ABB集团的顶尖工业芯片与机器人专家庞智博告别瑞典归国,以长聘教授身份,加盟北京大学的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新任职已于本月生效。
作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电机、能源及自动化技术领军企业,ABB也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工程公司之一。据介绍,庞智博在ABB期间担任资深主任科学家,职位仅次于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曾共同主导集团全球分布式研发战略的制定与推进,负责管理全球跨所有业务领域的800余名研发人员和80余款技术产品。
根据北大官网介绍,庞智博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和自主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物理信息神经网路、多模态具身智能模型、高算力云化控制器、自主系统信息物理安全、网算控一体化设计、高动态灵巧机器人硬件等。
港媒称,这些技术已应用于ABB多个关键业务板块,涵盖智能制造、机器人、工业传动、智能建筑和自动化领域。
庞智博目前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机器人灵巧手触觉感知与精细操控、多模态具身智能基础模型与分层推理、可泛化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基础模型及应用、网络化具身智能系统中的信息与物理安全。

庞智博 北大官网
据报道,庞智博于2002年获得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先投身产业实践,在杭州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之后晋升为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
期间,他领导着一支80多人的研发团队,专注于前端芯片设计和系统解决方案。这支团队是当时中国国内少数几个能够独立完成大规模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的团队之一。
2009年,庞智博赴芬兰图尔库大学攻读创新与增长方向的工商管理(MBA)硕士学位。次年,进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攻读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博士学位,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获得MBA硕士及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他加入位于瑞典韦斯特罗斯的ABB研发中心,从普通科学家逐步晋升至高级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最终在2019年10月被ABB首席技术官巴兹米·侯赛因(Bazmi Husain)任命为资深主任科学家。
2021年起,庞智博开始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多所国际高校担任教授职务,研究方向横跨智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领域,聚焦具身智能、云边自动化及6G安全通信技术。
他提出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新范式“云雾自动化”(CFA)和一体化设计方法,引发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这一框架作为数字工业自动化参考架构,通过通信、计算与控制的集成协同设计,助力实现自主工业网络物理系统,
相关成果已应用于ABB移动Yumi协作机器人、工业动力系统等业界领先产品,在全球安装量达数百万台/件,为企业创收数亿欧元。
科研领域的突出表现让庞智博斩获多项荣誉:2016年、2018年、2021年三次拿下ABB集团瑞典研究院“年度发明人奖”。该奖项面向全球超10万名ABB研究人员,其多次获奖的成绩尤为亮眼。
他还牵头20多项由欧盟、瑞典及ABB集团资助的科研项目,累计负责经费超1000万欧元。拥有25项美欧专利,发表20 余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完成50余次国际会议主旨或特邀报告。
正如他在2024年底个人简历中的自我评价:“我是一位充满热情、致力于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者和研究领导者,拥有20余年跨高校、大型企业及初创公司的工作经验,覆盖完整创新周期。”
报道指出,庞智博的回归,恰逢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将智能机器人列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之际。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也是中国推进科技创新战略背景下快速发展的重点院系。
去年,该学院从原工程学院下属系部升格为独立学院。今年3月24日,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拆分为三个新学部,学院在此次调整中正式划归工学部,标志着其成为北大工程领域研究与创新的核心平台。
这一系列调整与中国战略重点同频共振:最新的“十五五”规划明确强调,要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决定性突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提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科技自主创新”“科技驱动增长”“自力更生”等关键词迅速登上各大外媒重点报道标题。这些媒体注意到,在地缘政治紧张和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之际,中国对科技创新和自力更生的重视始终如一,政策方向保持延续性,科技升级与经济安全仍是首要议程。回顾过往规划不难发现,中方此前重点布局的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等行业,如今已大幅提升全球竞争力。
外媒指出,在美国持续在科技领域围堵打压、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中方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行支持高科技制造业的产业政策,誓言加快推进尖端科技自主创新。
“新五年规划的总体方向并不令人意外,但突出体现了中国要成为高度自立的科技强国这一目标。”丹麦丹斯克银行首席分析师兼中国经济学家艾伦·冯·梅伦(Allan von Mehren)表示。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补充道,中国设定这些优先事项,意在实现比表面更深远的价值链跃升,“这绝不是简单的产业替代,而是通过技术渗透实现产业链的垂直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