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11月5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当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正式宣布,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据悉,该芯片将由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负责研发。

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表示,此举是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关键步骤,通过核心技术本地化研发,强化创新自主性,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惠化,加速向科技驱动型出行企业转型。
CARIAD中国首席执行官韩三楚透露,自研芯片是一次战略性投资,此次投资规模约为2亿美元。此外,该芯片单颗算力达到 500—700 TOPS,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实现量产。
除了官宣在芯片赛道的发力,本次进博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的本土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以及集团软件能力中心CARIAD中国还携手呈现多项软硬件技术成果,比如大众汽车集团本土自研的CMP整车平台、CEA电子电气架构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的技术创新。
CEA电子电气架构由VCTC及CARIAD中国携手小鹏汽车联合开发,是大众汽车集团首个在中国本土开发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通过内嵌先进的AI能力,CEA 将实现更灵活、高效的整车控制。
据官方消息表示,首款搭载CEA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将在今年年底由安徽大众首次推出。从明年开始,CEA电子电气架构会逐步扩展到大众旗下所有新能源核心战略产品中。2026年 到 2027 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旗下 2/3 的车型会采用 CEA架构。到 2030 年,大众中国预计将有80% 的量产车型会采用CEA架构。
随着全新架构的推出,以及自研芯片的发力,大众官方表示,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新格局中,大众集团已正式迈入“交付模式”。到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约30款新能源车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约50款,其中包括30款纯电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