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几年,中国和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美国各种限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从EDA到IP,再到半导体设备等,而中国则在不断的突破,提高自给率,提高国产化率,降低依赖。
同时在中美芯片竞争中,韩国、日本、欧洲等,也是不甘寂寞,想在趁机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进而降低自己的风险。

而在这场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大博弈之中,很多人认为,台积电慢慢的失去了灵活性。
一是在决策上的灵活,我们知道,因为美国的各种施压,目前台积电已经计划投资1650亿美元,在美国大搞建设,包括好几座芯片厂,以及研发中心。
台积电甚至违背了之前的承诺,将先进芯片也搬至美国去了,而它之前承诺的是先进芯片只放在台湾省的,如今也食言了。
所以接下来,台积电变成美积电,决策上已经不再灵活,也不太自由了,很多时候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了。

二是在工艺上的灵活性,按照日本媒体的说法,一是台积电目前开始退出部分成熟工艺,因为先进工艺太赚钱了,所以台积电看不上这些成熟工艺,比如GaN生产线停,未来40nm-90nm的芯片制造,可能也要外包,自己不管了。
日本媒体认为,随着台积电的老一辈管理层退休,年轻人走向管理岗位,所以老一辈在乎的 “满足所有要求” 的心态,已经不再有了。

所以日本认为,自己的芯片产业发展机会来了,美国的芯片产业面临劳动成本高、人才短缺的困境,所以发展芯片产业并不容易。
而台积电不再灵活,不管是决策上面,还是工艺上面,而韩国明显整个产业最近受到的冲击很大,而中国的半导体,面临被美国打压的困境,只能用上一代的设备,来进行突破,压力也很大。
所以日本觉得,自己迎来了机会,日本的工匠精神,会让日本在产品上非常有竞争力。再叠加台积电的不灵活,美国的缺点,中国被打压的这一系列事件,日本就是这么认为的。

特别是日本目前有了Rapidus,据称即将量产2nm芯片了,日本认为它也无法与台积电、三星正面竞争,但是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去抢点市场。
那么问题就来了,日本真的能在目前这种芯片产业动荡的情况来,赢得自己的机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