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来自常州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以下简称“通宝光电”)在北交所的上市申请成功过会。通宝光电闯关成功,标志着常州即将迎来第九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总量与无锡并居全国第二。

这一“加速度”背后,离不开常州市对专精特新企业长期、深入且精准的培育。
近年来,常州市聚焦“1028”产业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品服务特色化明显的企业。通过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用精准的政策服务,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道路。
培育成效已然在这一组数据中显现:近日,第七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常州市新增企业87家,新增数量位居江苏省第四位,较第六批新增数量多出20家。
这套培育体系能在短期跑出加速度,关键在于常州市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生态。
制造业基础是这片生态最深厚的土壤。
在常州,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小巨人"企业开辟了广阔天地。从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到整车制造,再到充电桩等配套服务……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正在这里加速成型。正如刚刚过会的通宝光电,正是凭借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深度融入了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建设浪潮。而在“新能源之都”的蓝图下,未来将会有更多像通宝光电这样有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嵌入城市发展脉络,收获成长。
政策支持则为这片土壤提供了精准的养分。
进入2025年,常州市出台《进一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首条便从资金方面列出了对企业追求卓越领航的支持。其中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高支持100万元,无疑是对企业创新最直接也是最实在的助力。
除此之外,《政策》还从企业扩大有效投入、品牌建设、兼并重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数智应用、引育创新人才等涉及企业生长全周期的方方面面提出政策支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的难题与阻碍。
如今,专精特新企业的价值已毋庸置疑。它们从产业链的“配套者”,逐渐成长为产业链升级的“关键一环”。相信在常州市精准的梯度培育与创新政策的驱动下,常州的“小巨人”企业会加速集结,下一个“通宝光电”或许已在路上。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编辑:宋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