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志艳 范皓月
江苏经济报记者 潘一嘉
11月3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2025年全省基层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典型经验,宿城法院《强化司法职能延伸实现多元共治 发挥综治中心效能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入选全省20个典型经验。
2024年以来,宿城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政法委有关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深刻把握“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核心要义,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推动构建党委领导、齐抓共管,多元解纷、服务人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工作做法入选全省法院十大典型经验,获评全国法院立案信访诉服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2025年1—8月,宿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收案3854件,结案3616件,调解成功1554件,调解率达40.32%,实现75%以上的一审民事纠纷在立案前导入中心调解系统,31%的一审民事纠纷在立案前调解解决。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仅2.65%,比去年同期降低13.78个百分点,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取得成效。
整合平台资源
“全链条”破解批量纠纷难题
综治中心成立以来,宿城法院立案庭融入区级中心,人民法庭巡回入驻镇、村级中心,充分发挥司法推动、引领、保障作用,在综治中心统一调配下开展调解指导、以案释法、委托调解、诉调对接以及立案等便民诉讼服务、简案速裁快审等工作。综治中心设立登记分流区、诉前调解区、法律服务区、信访接待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融合原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非诉服务中心等“九大中心”职能,宿城区住建、教育、卫健等16个重点部门以“常驻+轮驻+随驻”形式进驻中心,构建“一站式”解纷枢纽。
宿城区为宿迁市主城区,涉及银行机构众多,金融纠纷案件数量庞大。一方面,推动金融纠纷前端化解,积极推进辖区金融机构合作,成立银行业调解委员会,由银行调解员入驻中心,利用其金融专业知识开展“分段调解”,调解协议同步对接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深度参与金融纠纷的前端化解,有效提升中心案件调解率;另一方面,无缝衔接金融速裁快审,精选金融审判团队入驻中心,实现“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嵌入式”参与先行调解工作指导、司法确认、速裁快审,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但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简易金融案件,直接在中心开庭审理,当事人无需在不同地点奔波,提高了纠纷处理效率,实现矛盾纠纷案件处理场地“零换乘”。
培育专业调解员队伍
“协同化”构建治理闭环
2025年7月,在宿城区委政法委领导下,宿城法院牵头联合宿城区公安分局、检察院、信访局、司法局成立调解实训基地,破解基层调解员“培训碎片化、实操能力弱”的难题,为全区培养一支“调解铁军”。基地聚焦实体化运行,设置“一周一课”“一月一课”“季度巡回课”等班次,课程涵盖职业道德、类型化纠纷调解实务、调解技能、法律风险防范、文书制作、旁听庭审、案例分析等内容。宿城区委政法委统筹管理,相关部门协同保障场地、学员名册、经费等,通过实战实训切实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成效。据了解,调解基地成立以来,已组织带案指导60余人次、旁听庭审120人次、培训6场次,受训人数300余人次。
不仅如此,宿城法院还会同司法行政机关、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当事人就近选择非诉解纷方式,推动人民调解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首选方式。凝聚行政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力量,与各街道(乡镇)、公安、卫生、住建等14家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在宿城区委政法委统筹下,进一步加大联动化解纠纷工作合力,联动宿城区住建局出台《关于加强矛盾纠纷联动化解的实施意见》、联动区城管局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物业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物业、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房地产等领域纠纷解决的创新路径和科学方法。会同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备忘录,联合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站”。通过签订联系单等形式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组织的自身优势,高效联动化解纠纷,构建“行业监管+类型化”纠纷源头治理机制。
深化数据赋能
纠纷化解功效显
诉讼案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聚焦类案、新类型、重大敏感案件,综治中心常态化分析梳理矛盾纠纷产生的共性问题,形成涉诉矛盾分析报告,建立向区委政法委报送诉情信息机制。
自2024年以来,综治中心标识三色案件1600余件,报送公司揽收物业债权、商品房逾期交房办证、涉府类建工纠纷等重大风险等报告,为党委加强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针对成讼案件,在立案阶段标识“三色”提示,重点培育有法治宣传亮点和精品培育价值的案例,对6类案件、有审执关联的案件重点关注,加强前端预警识别。
在多方合力、数据赋能下,该中心批量纠纷调解成效显著。2024年至2025年期间,与宿城区住建局常态化联合调处化解农民工工资700余人次,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与宿城区人社局联合化解58件复杂劳动争议纠纷;与宿城区卫健委联合化解400件早教培训机构欠款纠纷;与宿城区城管局联合化解10件邻里排除妨害纠纷;与宿城区教育局联合化解4件涉校园侵权纠纷。2025年以来,联动住建局、卫健局、人社局等综治中心常驻部门化解涉农民工工资、教培退费、商品房逾期、劳资等纠纷14次,涉及640余人次,款项全部督促履行到位。有效避免大批量案件进入诉讼环节,取得良好效果。
多条“沟渠”合力灌溉,该中心调解工作成果斐然。自今年最高法多元解纷案例库成立以来,《宋某等200余名家长与某托育公司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调解案》等4篇多元解纷案例入选案例库,2024年宿城法院融入中心相关工作入选全省诉源治理融合对接十大典型经验, 2025年宿城法院立案庭被最高法评为人民法院立案信访诉服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024年以来,接待全国各地到综治中心考察学习35批次,经验复制推广效果显著。
宿城法院找准了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嵌入型参与、赋能型创新、实效型考评,实现法院减负、综治提效、群众受益的三方共赢。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化法院融入综治中心治理,重点加强行业性矛盾协同化解、调解队伍更新壮大等方面工作,力争2025年全年综治中心纠纷化解率超过42%,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优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