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宁可坚
10月1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健信超导”)科创板IPO将迎来上会审核,时间定于10月21日。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的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双高。
报告期各期(2022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75%、76.68%、79.62%和83.43%,其中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占比分别为34.20%、44.20%、42.71%和38.79%。
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6.60%、65.94%、58.60%和53.32%。
上会稿中,健信超导新增了MRI设备市场结构变动风险提示。
目前,1.5T及3.0T超导MRI设备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机型,其中1.5T设备可满足大多数临床诊疗需求,采购、运营及维护成本较低,仍将为市场主流及装机数量最多的产品;3.0T设备具有更强的成像及诊断能力,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普及,装机数量将增加。
健信超导称,报告期内,公司超导产品销售以1.5T产品为主,3.0T产品销售较少。基于公司供应的3.0T超导产品,朗润医疗及万东医疗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取得3.0T磁共振设备注册证,万东医疗已在2025年实现集采中标3.0T磁共振设备。
健信超导直言,若未来3.0T磁共振设备的市场占比持续大幅增加,而公司3.0T产品的研发及市场开拓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变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上交所在二轮问询中曾问到,“公司在3.0T及以上高场强超导磁体方面是否已经落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健信超导回复到,除3.0T以上超高场强超导磁体公司尚未开展大规模研发外,公司在高场强超导磁体方面未显著落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问询回复中,健信超导主动删除了9000万元的补流计划。
在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内持续分红情况进一步说明补流规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数据显示,健信超导在2022年~2024年分别现金分红了1999.97万元、1999.96万元、1999.96万元。
健信超导回应,根据测算,公司未来四年(2025年~2028年)的新增流动资金需求预计为2.80亿元。
2025年以来,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经营性回款情况良好,公司预计未来经营业绩、回款情况亦将呈现积极趋势。2025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募投项目铺底流动资金金额已基本覆盖未来新增流动资金需求,同时公司银行融资渠道畅通,可通过贷款等方式补充流动资金。
“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募投项目进行了调整,取消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75亿元。“
2022年~2025年上半年,健信超导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24.94%和24.84%,不仅未能突破30%,且与同行平均水平存在超过20个百分点的差距。
健信超导解释称,公司基于企业使命、经营策略确定了当前合理的毛利率水平;细分产品、客户结构和市场地位差异使得公司毛利率相对较低;细分至超导磁体同类产品,公司毛利率与辰光医疗不存在重大差异。
健信超导提到,2024年,公司MRI超导磁体全球市场占有率4.2%,国内市场占有率7.2%,整体市场占有率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因此采取了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通过销量及收入增长获取更多盈利的经营策略。
不过,远低同行均值的毛利率,无疑对健信超导的持续盈利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