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局势下,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显现效果,而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制裁似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自10月14日美国宣布制裁以来,一些情况变化迅速。首先,美国的一些船只开始向中国港口支付港务费。同时,美国的半导体公司也在17日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因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的这项船舶政策,早在今年4月就已公布,并预计在10月14日开始实施。中国虽然也作出了一些回应,但美国依然坚定地实施了这项政策。这项政策要求,所有中国建造的、悬挂中国国旗的,或者租赁运营的船只,只要在美国港口停靠,就必须支付额外费用。美国方面将其包装成“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全球贸易公平”的措施,试图通过这一政策削弱中国船舶运输和造船工业的竞争力,进而扶持本国企业。
然而,美国未曾料到,中国早已做好了反制准备。在9月和10月,美国新政策即将实施时,中国便开始采取反制措施,尽管如此,美国依然毫不退让,最终实施了该政策。
中国的反制政策也随之出台。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新规,从10月起,任何美国船舶要在中国港口停靠,都需要缴纳“特别港务费”。收费标准明确:今年每净吨400元,明年涨至640元,后年为880元,到大后年甚至达到1120元,年涨幅为240元。
这项反制政策很快显现效果。一艘从西雅图出发,经由日本、最终要停靠上海的豪华游轮“蔚蓝海岸号”就因此改道。得知消息后,船公司计算了一下,决定避开上海停靠,改为停靠韩国釜山,因为按原计划停靠上海,他们将需要支付高达1167万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虽然成功避免了这笔费用,但船公司也因此遭遇了1200多名乘客的投诉,因为他们原本计划好的行程被打乱了。
与此同时,还有美国美森航运公司的“曼努凯号”按照规定,已在宁波港停靠,并缴纳了446万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成为中国这一政策实施后,首批支付的美国船只。其他美国航运公司也开始调整航线或优化企业结构,以避免额外的费用,甚至有公司考虑解除美籍高管的职务,以避免费用产生。
然而,美国此项船舶政策的影响,远不如中国实施的稀土管制政策。稀土管制无疑是更具威胁的“杀手锏”。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10月17日的一次活动中公开表示,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原先的95%降到了0%,这意味着英伟达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尽管英伟达为绕过中国禁令推出了“阉割版”AI芯片H20,但这款芯片在中国市场依旧无法销售。
英伟达的困境,主要源于美国的错误政策,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售芯片。而中国是英伟达的最大客户,失去这个市场,英伟达的亏损可想而知。同时,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导致英伟达在原材料方面也陷入了困境。稀土是芯片制造中至关重要的原材料,而中国不仅限制稀土的出口,还对含稀土的芯片实施进口审查,使得其他国家的芯片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困难。
不仅是英伟达,荷兰的光刻机公司阿斯麦也因中国的稀土政策而陷入了两难境地。阿斯麦的EUV光刻机需要大量的稀土,而这些稀土大多来自中国。之前,阿斯麦因美国的压力,拒绝向中国出售光刻机,但如今却不得不与中国合作,因为中国的稀土政策要求所有含有中国稀土的成品,必须经过中国审批。
而最为焦虑的,则是台积电。台积电的3纳米生产线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超过了90%。在美国的压力下,台积电曾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而现在,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让台积电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若中国决定让台积电倒闭,这并非难事。
过去,美国通过技术霸权限制中国发展,但如今中国凭借在全产业链上的优势,已逐渐亮出了反制“武器”,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实力。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观察者网、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