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牟昊琨)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与政策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人工智能与传统业务的融合正催生新的变革。近日,中金金融认证中心(CFCA)技术专家张诚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重构电子签约行业生态,推动各行业服务模式向更智能、更安全、更普惠方向演进的过程。
“传统模式下,企业或者用户办理各种业务,往往需要经历多平台登录、身份核验、人脸识别、手写签名、短信验证等繁琐环节,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且操作割裂。而现在,企业或用户办理部分业务时,已经不再需要人员在系统间反复切换操作,只需通过自然语言与智能助手对话,AI智能体就能自主完成全流程服务。”张诚认为,这种变革标志着电子认证服务正从工具属性向智能基础设施跃升。通过AI技术的深度融合,CFCA正在将其核心业务——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司法存证等,转变为更智能、更便捷的安全服务能力。
“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把CFCA的产品体系与AI大模型紧密结合”,张诚表示,未来的操作模式将彻底改变这种繁琐流程。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与智能助手对话,即可完成整个业务办理。智能体能够理解用户需求,自动调用后台的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服务,生成相应文件,用户仅需语音确认即可完成签署。这种变革不仅局限于金融领域。张诚举例说,订票、酒店预订、支付等生活场景同样适用。用户只需语音描述需求,智能体即可联动后台各项服务系统,实现从信息查询到业务办理的全流程自动化。
在电子合同领域,AI技术也在发挥重要作用。以前,企业法务需人工审核合同条款的合法性与公平性。现在,AI系统可以自动分析海量法律库和行业合同模板,快速识别合同中的风险点、疏漏或不合理条款。“这种方式能大大节省企业在法律上的人力投入和时间成本,同时提供更全面的风险预警。”张诚指出,AI不仅提高了合同审核效率,还使其更加精准可靠。
在电子签约环节,CFCA通过AI技术实现了体验升级。传统电子签约通常依赖各种硬件设备,而新型智能签约只需通过智能设备上的自然语言交互即可完成。张诚描述了这一场景:“用户只需表明身份和签署意向,AI系统便会自动验证身份、生成合同并推送给相对方。对方在其智能设备上确认后,即可完成签署。”整个过程无需硬件介质,实现了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面对技术创新与数据安全的平衡问题,张诚强调:“安全合规是CFCA的底线。”在推进AI应用过程中,CFCA采用了多种尖端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解密、隐私计算和零知识证明等。“我们确保数据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始终处于加密状态,即使大模型处理数据请求,也不会直接接触原始数据。”张诚解释道,这种设计既保证了业务效率,又确保了数据安全。CFCA的安全机制保证了数据处理均在安全可控环境中进行,防止数据泄露给未授权方。这一保障对金融、法律等高风险敏感行业尤为重要。
展望未来,张诚表示CFCA已有清晰的智能化转型规划。“我们的目标是从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全面演进。”这一转型涵盖CFCA全链条产品体系,包括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数据存证及安全服务等领域。
智能化建设将聚焦两大方向:一是通过AI技术赋能现有产品,提升其竞争力与服务能力;二是将产品与前端的各类智能助手和大模型深度整合,创造全新的应用模式。在AI应用场景方面,CFCA将重点布局三大领域:智能身份认证、智能电子签约和智能数据治理。这些方向均致力于通过AI技术实现风险更低、效率更高、成本更优的服务体验。
上一篇:全国电容触摸屏服务哪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