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动物视觉启发,这种眼睛或将成为无需任何电子元件的软体机器人组成部分。一款蠕动机器人"眼睛"能根据光线自动对焦,无需任何外部电源。这种超强功能机器人镜片灵敏度极高,足以分辨蚂蚁腿上的绒毛或花粉粒的裂片。
这种镜片或将催生拥有强大视觉的"软体"机器人,它们无需电子设备或电池即可运行。该研究第一作者、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科里·郑表示,软体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广泛,从可与人体集成的可穿戴设备,到能在不平整地形或危险空间作业的自主设备。传统电力驱动机器人使用刚性传感器和电子元件来感知世界。
郑博士告诉媒体:"但若研发更柔软、具有蠕动特性且无需电力驱动的机器人,就必须思考如何让这些机器人具备感知能力。"
镜片由水凝胶制成,这种包含聚合物框架的材料可锁住并释放水分,使水凝胶在类液体与类固体状态间转换。该研究中使用的水凝胶遇热会释放水分收缩,遇冷则吸收水分膨胀。
研究人员在硅聚合物镜片外围制作环形水凝胶,将这种类眼结构置于更大框架中。郑博士表示,这种机械结构与人眼构造相似。
水凝胶中嵌入深色吸光的氧化石墨烯微粒。当相当于日光强度的光线照射氧化石墨烯时,微粒发热使水凝胶温度升高,收缩拉伸带动镜片完成对焦。移除光源后,水凝胶膨胀释放镜片张力。这种水凝胶对全可见光谱都能产生反应。
在10月22日发表于《科学机器人》期刊的新论文中,郑博士及其博士生导师、佐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舒佳(音译)发现,这种镜片可替代传统光学显微镜的玻璃镜片来分辨微观结构。例如,该镜片能清晰呈现蜱爪间4微米的间隙,识别5微米的真菌菌丝,检测蚂蚁腿上9微米的绒毛。
郑博士表示更令人兴奋的是,研究团队正将这种镜片与由同款响应型水凝胶制成的阀门集成到微流体系统中。这意味着成像所用光线同时能为智能自主相机系统提供动力。
由于水凝胶具有适应性,这种镜片的"视界"可能远超人类肉眼。例如,它或许能模拟猫科动物垂直瞳孔探测伪装物体的能力,或复制乌贼奇特的W形视网膜结构以识别人眼不可见色彩。
郑博士表示:"我们实际上能以非常独特的方式控制这种镜片。"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