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1月13日刊登题为《韩国对半导体的依赖正演变为结构性经济风险》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全国农业妇女协会研究人员、巴黎索邦大学研究生全圣,内容编译如下:
今年9月,韩国半导体出口额达166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其商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受全球对高带宽内存(HBM)需求推动的又一轮上涨周期的一部分。HBM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三星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控制着该领域的最大份额的情况下,韩国重新夺回了其在全球芯片产业的前沿地位。但繁荣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贸易数据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半导体在韩国每月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连续近7年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确切数字会有波动,但总体份额保持稳定。
这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过度依赖。这个曾经代表比较优势的行业现在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单点故障。
韩国不是依赖大宗商品的经济体。它是一个多元化工业强国,拥有先进制造业、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和前沿研究。这使得半导体的支配地位更为异常,并且可能更不稳定。从本质上讲,韩国已经建立起围绕高科技产业的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形象。这种混合模式现在让它面临着两个世界中的最糟糕情况:大宗商品的周期性和科技产业的战略脆弱性。
这种脆弱性在多个方面影响着更广泛的经济,最直接的莫过于贸易。由于半导体价格在大的全球性周期中波动,它们对韩国的贸易条件产生了大得不成比例的影响。在繁荣期,出口收入增加,韩元走强,家庭购买力暂时上升。但当芯片价格下跌时,相反的情况很快就会发生:货币走弱,进口品变得较为昂贵,实际收入受到挤压。
韩国对半导体的过度依赖也扭曲了该国的投资。半导体制造厂(晶圆厂)不是逐步建成的。它们一波波地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项目以集群方式启动。这意味着对芯片行业的投资会导致对信贷、建筑和资本货物的需求急剧飙升。但当周期转向下行时,就像2023年那样,飙升会变成骤跌。活动停滞,拖累效应会蔓延到其他被芯片行业带动扩张的行业。
然而,也许最被忽视的是日益增加的财政风险。由于芯片制造商在企业利润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它们在税收收入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政策制定者非但没有对冲这一风险,反而陷入其中,根据韩国半导体战略将数百亿美元投入半导体补贴、税收减免和基础设施。这将公共财政与私营部门的周期捆绑在一起。当芯片出口增加时,财政收入和支出随之增加。但在下行期,税收收入下降,旨在稳定该行业的补贴可能变得难以负担。
目前的芯片上行期之所以特别不稳定,是因为其基础非常有限。与之前由广泛消费者需求(对智能手机、电脑或内存的需求)驱动的数波增长浪潮不同,目前的增长浪潮与单一技术应用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推动这一需求的买家数量很少,主要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云提供商。这一领域的监管转变、地缘政治复杂性或资本支出放缓可能会对韩国的出口收入造成近乎立竿见影的影响。(编译/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