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歼-15DT舰载电子战飞机即将部署于福建舰,并有望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这一消息点燃了军迷的热情,也让中国电子战飞机技术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歼-15系列目前已发展出三个主要型号,定位与技术均有差异。
歼-15基本型是该系列的初代型号,主要适配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甲板。其核心任务是解决中国航母舰载机的有无问题,因此性能设计相对保守。在技术上它融入了歼-11B的火控系统,满足了初期航母作战的基础需求。
歼-15T作为弹射型改进款,专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量身打造,技术上实现了多项升级。电传飞控系统升级至4余度,配合新材料的应用大幅减重,再加上雷达与发动机性能的双重提升,发动机推力增强、自身重量减轻,使其机动性和探测能力较基本型有了显著跨越。
尤为关键的是,其雷达孔径超过美国同款机型的雷达,在探测距离上占据明显优势,综合性能更贴合现代海战需求。
歼-15DT则是在歼-15T基础上开发的专用电子战型号,是一款专门为航母作战而设计的舰载电子战飞机。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海军在专用舰载电子战飞机领域的空白,对于提升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整体作战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歼-15DT的出现,让中国海军在电子战中,对敌方的雷达、通信和指挥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为己方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较于之前的歼-15机型,歼-15DT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精心改进。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是取消了机背减速板。减速板虽然在飞机降落时能起到辅助减速的作用,但在飞行过程中,它会增加空气阻力,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而且,减速板占据了宝贵的机背空间,限制了其他设备的安装。
如今取消减速板后,不仅优化了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了飞行阻力,还为容纳更多先进的电子设备提供了空间。
同时,随着航母技术的发展,电磁弹射系统逐渐应用,这对舰载机的起落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弹射瞬间产生的强大力量,需要起落架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
歼-15DT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优化结构,加强了起落架的强度和韧性,确保它能够在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时稳定可靠,为战机在航母上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动力系统方面,歼-15DT则搭载了国产涡扇-10C或涡扇-10H发动机,彻底摆脱了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
这两款国产发动机性能卓越,能够提供更强劲的推力,使歼-15DT在短时间内达到起飞速度,并且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无论是高速飞行还是进行复杂的战术机动,国产发动机都能为战机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大大提升了歼-15DT的作战效能。
与美国同类机型EA-18G咆哮者相比,歼-15DT展现出了后来居上的实力,实现了对美国在电子战飞机领域的反超。
歼-15DT基于重型战机平台,其载油量远超基于超级大黄蜂的EA-18G。更大的载油量意味着更长的作战半径和更长的滞空时间。
歼-15DT还可以在更远的海域执行任务,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更广阔的防御范围和更强的进攻能力。同时歼-15DT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在一次出击中对敌方目标实施更猛烈的打击。
不仅如此,歼-15DT的发电能力也更强,能够为其先进的电子设备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确保电子设备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效运行。
目前,中国在氮化镓雷达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氮化镓材料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这使得中国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电子战吊舱技术与机载雷达技术相通,中国在雷达技术上的优势得以延伸到电子战领域。基于氮化镓技术的电子战吊舱,能够产生更强大、更精准的电子干扰信号,在更远的距离上对敌方电子设备实施有效的干扰和压制。
同时,先进的开关技术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快速切换和高效运行,提高电子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中国的先进开关技术,使得歼-15DT的电子战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方的电子攻击做出反应,迅速调整干扰策略,确保自身的电子优势。
歼-15DT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在电子战飞机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对美国的反超。近日美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凭借技术迭代的后发优势,这款新型舰载电子战飞机在性能上已展现出超越EA-18G的潜力。即便未来在战场相遇,歼-15DT也完全具备与之一较高下的实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