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巨野县龙堌镇八庵村的乡创IP培育中心,藤编工坊的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来自德国一家公司的8万套户外家具订单。除了藤编车间,这个由废弃坑塘改造而成的培育中心还孵化出桶装水工坊、制袜工坊、电商工坊等。
该藤编工坊负责人徐婷说,现在用工量50人左右,每天能生产各种藤编家具500多套。这里不仅有富余的劳动力,政府还能减免房租,代办各种手续,发展很有信心。
龙堌镇是传统的人口大镇,为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地政府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服装纺织、家具建材等产业,量身定制招商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这些项目并非集中于园区,而是根据各行政村特点“嵌入式”分布,有效盘活了乡村闲置资产,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
产业的“嵌入”,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的“精气神”。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年轻人回流意愿增强,乡村人气渐旺,带动了本地消费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龙堌镇党委书记徐巨转表示:“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供场地支持、减免场地租金等举措,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同时,我们与企业积极沟通,鼓励他们优先录用本地村民,特别是那些需要照顾家庭的劳动力。目前,全镇已有13个项目‘嵌入’到村,累计带动6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菏泽日报 记者 苏成华 通讯员 臧东明 田加冠 欧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