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0日收盘,国星光电(002449)报收于8.93元,上涨0.45%,换手率1.36%,成交量8.41万手,成交额7486.41万元。
当日关注点
11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45.9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89.9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55.97万元。
机构调研要点问:国星光电在超高清显示产业的布局情况及行业发展前景。另外请介绍公司吉利产业园生产基地的后续规划,它将如何赋能公司的制造转型升级与核心竞争力升?
答:(1)超高清显示产业作为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正迎来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机遇期。公司已构建涵盖芯片、封装到面板的全流程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能力,将持续加大Mini&Micro LED等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上下游联合创新,向显示面板和集成方案延伸,重点布局MIP芯片级封装、高清显示面板、RGB背光模组,从器件制造商升级为超高清显示面板和模组的方案提供商。(2)吉利产业园计划到2030年建成广东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的高清显示产业高地,承担三大战略定位:一是打造“智能制造中心”,融合I大模型、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二是打造“产业链创新中心”,建设研发大楼、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联合高校与产业链企业攻关技术难题;三是打造“全球应用体验中心”,围绕XR虚拟拍摄、电影屏、VR/AR、裸眼3D等场景,与客户共建解决方案,引领市场需求。
问:国星光电收并购规划布局,聚焦的业务领域?
答:公司实施“内部扩产+外部并购”双轮驱动战略,紧跟Mini/Micro LED、智能传感、汽车电子等领域,通过投资扩产、收并购及战略合作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一方面推进再融资,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Mini/Micro LED、光电子传感器件、显控模组、车载LED等项目扩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并购,在LED主业领域提升方案解决能力,拓宽超高清显示模组、光耦国产替代、光电传感、智能感测等产品线,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和先进半导体封测业务;在新兴领域探索汽车电子、智能座舱、智能视觉系统、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光通信、低空经济等方向。
问:国星光电在车载业务领域的细分布局、技术优势及合作车企包括哪些?
答:公司车载业务布局三类核心产品:一是采用微显示技术的汽车外部交互显示LED产品,涵盖迎宾屏和尾灯屏,已搭载于多款热门车型;二是座舱显示LED产品,包括仪表背光、屏显背光、按键背光及mini背光产品,应用于长安、吉利、奇瑞、福田等品牌部分车型;三是高性价比车外照明信号LED产品,覆盖日行灯、转向灯、尾灯、刹车灯、DS灯,通过车规级可靠性测试,应用于长安、上汽等品牌车型,其中陶瓷大灯器件经4000小时高温高湿老化测试,性能达国产领先水平。公司已形成从LED器件封装、车灯模组制造到整灯生产的全产业链能力,并进入长安、吉利、上汽等自主品牌供应链。
问:近年国星光电出海战略取得哪些成果?下一步公司在全球战略布局上有哪些规划?
答:近年来公司产品成功进入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市场,2024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重点客户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在ISE欧洲展和美国InfoComm展上,公司S面板、MIP系列器件获海外客户关注。品牌方面,“NTIONSTR”英文商标已在多个重点市场完成注册,高端品牌REESTR应用于巴黎奥运会、阿黛尔慕尼黑演唱会等国际活动,国际影响力提升。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在RGB显示器件、车载LED、消费电子、背光模组等方向打造高附加值竞争优势,通过国际展会、发布会、技术研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已于今年成立海外事业部,统筹海外业务,深入调研各地市场需求、政策法规与文化差异,精准制定市场策略,推出本地化产品与解决方案。
问: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并购重组。未来公司如何借助并购重组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业务布局?
答:(1)公司将以“产融结合、双轮驱动”战略思维,把并购重组作为实现“十五五”目标的关键引擎,围绕核心主业在技术协同与市场拓展上深化布局。基于主营业务积累,明确光电传感、智能显控、车载LED、汽车电子、先进封装等为并购方向,持续筛选标的,加快对接节奏,争取实质性突破。(2)以并购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车载LED领域,公司将依托车规级产品突破,结合并购扩张与生态共建,拓展一线车企客户,打造细分龙头;在光电传感领域,公司智能感测器件已成为国内头部科技企业核心供应商,下一步将围绕智能健康、光耦等新型光电子器件布局,做大光电产品业务,打造国内领先的光电子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