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按照最高检党组部署,紧紧围绕四中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迅速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检察日报》今起推出“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一线看落实”专栏,聚焦基层一线,展现各地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履职实践的新作为、新变化、新成效。敬请关注。
冬日清晨,北纬35度黄金农业带上的晨光温柔洒落。走进河南省新乡市中原农谷的一家种业实验室,恒温环境里培育着一排排新育稻种,科研人员正在专注记录生长数据。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深感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河南扛实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指明了路径,也让新乡市检察院找到了服务保障“中原粮仓”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
“大家研发新品种时,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品种权保护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中原农谷检察服务中心平台’联系我们!”带着图文并茂的普法手册,该院检察官走进中原农谷,结合近期办理的种业侵权案例,向科研人员讲解种业相关法律知识。
承载着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农谷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原农谷这片创新热土已集聚67家高能级科研平台,上百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每年为全国输送45亿斤优质种子。
“过去我们种地靠经验、看天气,现在除了靠科技,还得靠法治。”中原农谷核心区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看着整齐的农田,话语中满是感慨,“往年总有人担心买到假种子、假化肥,一年辛苦就白费了。现在,检察机关不仅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还经常到田间地头来普法,教大家怎么辨别真伪,怎么维权,大家心里踏实多了。”
种业是中原农谷建设的核心产业。近年来,新乡市检察机关在筑牢耕地保护防线的同时,还在保护“一粒种子”上下硬功夫。今年6月,新乡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中原农谷”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核心区成立部门协作、市县联动、区域协同的中原农谷检察服务中心,加大对假种子、假农资的打击力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今年已办理涉农刑事案件23件68人、公益诉讼案件31件,制发检察建议30件。
“检察机关把制假窝点端掉后,市场秩序规范多了,我们品牌的销量也上去了。”当地一名农资经销商高兴地说。
中原农谷的切实变化,是检察监督成效的最好回音。在保持打击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新乡市检察机关也在探索优化检察服务的路径,变被动司法为主动服务。
在河南省中原农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帮助记者登录了“中原农谷检察服务中心平台”——新闻发布、检企互动、在线留言等功能模块一目了然,企业遇到法律难题,线上一键就能对接检察官。
“从种业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到发展运营中的法律问题,检察服务精准契合了企业需求点!”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尽杰深有感触地说。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该平台已提供法律咨询106次,成为检企高效互动的“高速数据线”。
从广袤田野到科研实验室,从线下走访到云端服务,新乡市检察机关植入的“法治芯片”正为中原农谷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我们将不断升级这枚‘法治芯片’的系统版本,强化种业知识产权、耕地保护等重点领域法律监督,建立涉农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拓展‘互联网+检察服务’模式,培育专业检察团队,为生物育种等提供精准法律服务,为中原农谷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和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新乡市检察院检察长聂涛表示。
夕阳西下,中原农谷的高标准农田被镀上一层暖金色,智能监测设备与成片的育种大棚相映成趣。在法治的精准护航下,这片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沃土根基更稳、成色更足。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作者:刘立新 李蕊 孙芳)
上一篇:王毅:中方绝不允许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绝不允许外部势力染指中国台湾地区,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下一篇:张家口一住宅楼交房两年地基下沉被鉴定为C级危房,业主:开发商只给1万元临时安置费并承诺维修,大家尚未搬离,诉求是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