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绝缘状态:正常电压下,火花间隙型等电位连接器内部的火花间隙绝缘电阻极高,通常≥100MΩ,此时电气回路断开,可隔离两端电位,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击穿导通:当线路出现过电压,如雷电感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且电压幅值超过火花间隙的击穿电压时,间隙中的气体被击穿电离,形成导电通道,使过电压产生的能量能够通过这个通道泄放到大地。
恢复绝缘:当过电压消失后,火花间隙又会迅速恢复到绝缘状态,等待下一次可能出现的过电压情况。
结构特点
火花间隙:是连接器的核心部件,由两个或多个电极组成,电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通常填充有惰性气体,如氩气、氮气等,以提高绝缘性能和放电特性。
外壳:一般采用耐腐蚀、耐候性强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铝合金或高强度塑料等,具有密封性能,可防止水分、灰尘和腐蚀性气体进入内部,确保连接器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连接端子:用于连接被保护设备和接地系统,通常采用铜质或铝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能够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技术参数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保护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值,通常为 12~30V DC,确保正常运行时不击穿。
冲击击穿电压:在特定的冲击电压波形下,如 1.2/50μs 冲击波形,保护器被击穿的电压值,一般为 100~500V,需与被保护设备的耐压水平匹配。
标称放电电流:衡量保护器泄放雷电或操作过电压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在 8/20μs 波形下测试得到,一般为 10~50kA,取决于保护等级。
响应时间:保护器对过电压的响应时间,通常为纳秒级,≤100ns,可在过电压产生瞬间快速动作,减少设备承受高压时间。
绝缘电阻:正常状态下的绝缘电阻,≥100MΩ,避免阴极保护电流流失或杂散电流干扰。
防爆等级:具备的防爆功能等级,常见 Ex d IIC T6,防止电弧外泄引发爆炸,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