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晶振在高速 FPGA 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对时钟精度、抗干扰能力、信号完整性要求高的系统中,比如:
· 高速串行接口(PCIe、SFP+/QSFP、10G Ethernet、DDR4/DDR5)
·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
· 高速通信系统(SerDes)
· 精确同步系统(时间戳、ADC/DAC 驱动)
一、什么是差分晶振?
差分晶振(Differential Oscillator)是一种输出差分信号(如 LVDS、LVPECL、HCSL)的有源晶体振荡器,其输出两个互为反相的时钟信号(CLK+ 和 CLK−)。它不同于传统的单端晶振(如 CMOS 输出的 Oscillator)。
二、差分信号的优势:
三、差分晶振在高速 FPGA 上的应用
1. 作为高速接口参考时钟
PCIe、10G/25G Ethernet、SATA 等高速接口必须使用差分参考时钟;
通常使用 100 MHz 或 156.25 MHz 差分晶振(如 HCSL/LVDS 输出);
FPGA 内部的 GTX/GTH/GTP 等高速收发器模块(Transceivers) 需要这些差分参考时钟。
典型连接:
差分晶振 → FPGA GTREFCLK0/1(高速收发器参考时钟引脚)
2. 时钟树的核心时钟源
多通道高速系统中,使用差分晶振驱动一个时钟分配芯片(如 SI5341/AD9528),再输出多个同步时钟;
适用于多 ADC、DAC、FPGA 通信时钟对齐。
结构示意:
差分晶振 → 时钟管理芯片(如 PLL / Fanout Buffer)
↓
多个同步时钟 → FPGA/ADC/DAC
3. 驱动 FPGA 内部 PLL/MMCM
差分晶振可用于提供高品质时钟输入(如通过 IBUFDS 接口进入 FPGA),再由内部 PLL/MMCM 输出系统各模块时钟;提升时钟质量,降低整体系统时钟抖动。
常见差分输出类型与 FPGA 兼容性
✔ 建议根据 FPGA 厂商推荐使用匹配的差分输出类型。
四、差分晶振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协议推荐频率:
PCIe:100 MHz;
SFP+/10G Ethernet:156.25 MHz;
25G/40G Ethernet:312.5 MHz;
JESD204B/C:250 MHz、312.5 MHz、625 MHz 等。
参考 FPGA 官方文档推荐时钟范围;
抖动指标要低:
RMS jitter < 0.5 ps(高速接口要求);
特别重要于 PCIe、JESD204C、10G/25G Ethernet。
五、差分晶振在高速 FPGA 上的常用频率
✔ 具体型号建议联系杭晶销售或技术工程师 推荐使用匹配的差分输出类型。
六、总结
差分晶振在现代高速 FPGA 系统中几乎是标配,是确保系统高速通信与同步性能的关键器件。
如果你有具体的 FPGA 型号(如 Xilinx Zynq Ultrascale+、Intel Stratix 10)、差分晶振型号,或通信接口需求(如 PCIe Gen3/SFP+),苏州杭晶可以帮你推荐最合适的时钟配置方案与原理图连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