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7月13日消息(记者刘昱 实习记者张昊科)7月12日,陕西省第十二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远望谷体育馆开幕。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张昊科 摄)
本届赛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共同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大赛旨在为电子信息领域青年学子搭建集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竞赛平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俊代表学校向参加大会的评委专家及参赛团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始终将培养电子信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使命,将研电赛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系统构建起“宣传推广—选拔培育—专业指导”的全链条竞赛培育体系,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他表示,学校将以本届竞赛为新起点,搭建起校企合作前沿资源库、双师协同交流圈和实践成果对接区,推动更多“金点子”加速转化为支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陕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何文来表示,近年来,陕西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内涵发展,持续为国家和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托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省面向西北五省区高校,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省赛平台,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激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实干实绩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陕西力量。
研电赛全国组委会秘书长李德识表示,本届研电赛吸引了全国8228支团队、3万余名师生报名参与,较上届参赛规模增长12%,再度刷新赛事历史纪录,已成为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产业人才供给侧精准对接的重要平台。他代表研电赛全国组委会提出三点希望:坚守评审底线,以严谨规范的流程保障竞赛公平公正;深化竞赛育人,注重挖掘项目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优秀项目从“纸上成果”转化为“产业实效”。
评审专家顾华玺、参赛学生殷娇分别代表全体评审专家和参赛选手进行宣誓。
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和评委代表共同点亮现场赛启动仪式,第二十届研电赛西北赛区选拔赛正式开幕。
启动仪式(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张昊科 摄)
从硬件装置的实物操作到软件系统的动态演示,从核心技术路径的抽丝剥茧到应用场景的落地展望,在作品展示与答辩环节,参赛团队通过生动的演示与清晰的讲解,全方位呈现作品的创新亮点与技术细节。
“我们研发的AR视觉融合超表面生理监测雷达,靠眼动控制波束指向,能穿透障碍物探测人体呼吸,拓展人眼感知,在救援、健康监测等场景大有用武之地。”参赛队伍正在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
评审现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张昊科 摄)
评审专家表示,本届研电赛呈现“双高”特质: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齐升,覆盖电子信息全前沿领域,兼具高创新性与强实践性。这一成果既直观反映了西北赛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也彰显了研电赛在推动产教融合、扩大区域影响力的显著作用。
经过激烈角逐,本届西北赛区选拔赛共评选出61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