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5 年 7 月 31 日,国家网信办依据相关法律约谈英伟达,就其对华销售的 H20 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展开问询。
贸易(资料图)
H20 芯片的命运在四个月内两度反转。今年 4 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这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 AI 芯片列入禁售清单。禁令导致英伟达积压 45 亿美元库存,不得不计提 55 亿美元资产减值,市值瞬间蒸发 1600 亿美元。7 月 15 日,美国政府突然放行,英伟达 CEO 黄仁勋随即在北京宣布恢复供应,白宫解释此举是为 "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
这场戏剧性转折背后,暗藏技术管控的算计。部分美国议员早有提议,要求出口先进芯片必须配备 "追踪定位" 功能。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证实,英伟达已掌握成熟的 "追踪定位" 与 "远程关闭" 技术。这种技术设计使出口产品随时处于远程操控之下,构成特殊的技术威慑。
此类功能对关键领域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能源、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若采用该芯片,运行数据可能被实时追踪,核心系统存在被远程关停的风险。人工智能研发机构的算法模型与训练数据,也可能通过后门程序外泄。这种技术依附性,将削弱产业安全的自主性根基。芯片解禁与稀土资源的关联耐人寻味。美国稀土加工能力不足,对中国供应链存在深度依赖。此次放松芯片出口限制,时机恰逢其本土稀土产业链建设关键期。一旦美国完成产能布局,不排除以新的技术封锁换取稀土议价权,形成 "技术换资源" 的短期平衡与长期压制。
贸易(资料图)
美国在信息监控领域早有前科。2013 年斯诺登曝光的 "棱镜计划" 显示,美国情报机构直接接入微软、谷歌等 9 家公司服务器,监控全球用户的邮件、聊天记录与文件传输。法国前总理菲永证实,美国家安全局对其监听长达 5 年,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洲政要也在监控名单之列。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调查中,苹果手机的加密数据被强制解锁,展现出技术产品服从于情报需求的特征。
英伟达陷入市场与监管的双重困境。中国是其最大市场之一,失去份额将重创营收;顺从美国技术管控要求,又会损害用户信任。这种两难处境,折射出跨国企业在大国科技博弈中的定位尴尬。面对复杂局势,中国需构建多层次应对体系。升级进口技术产品的安全审查标准,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扩大关键领域国产替代范围,在能源、交通等行业优先采用自主可控技术。加大芯片基础研究投入,突破 EDA 工具、高端制程等瓶颈环节。完善稀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法规,提升战略资源的全球定价话语权。推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技术合作,构建多元化的科技伙伴关系。
贸易(资料图)
全球科技竞争正进入 "安全优先" 的新阶段。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已有突破,华为昇腾系列产品在特定场景的性能已实现赶超。这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坚持开放合作与自主可控并重,才能在科技博弈中赢得主动。
上一篇:美国的“毒丸”计划:英伟达的阉割版芯片与黄仁勋的唐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