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速发展下的PCB行业持续验证新增长周期。
01为何当下节点提及PCB?
随着市场库存调整、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问题进入收尾阶段,以及AI应用的加速演进,在经历了2023年由于去库存压力和抑制通胀的加息导致的市场规模缩减,PCB未来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电子封装领域分为四个等级,包括晶圆级封装(零级封装)、芯片级封装(一级封装)、板级封装(二级封装)、系统组装(三级封装)。PCB是电子产品中关键电子互联件,用于支撑固定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并提供各项元器件间的连接电路,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属于二级封装环节,应用于电子装联与测试;IC封装载板是芯片封装环节的核心材料,为芯片提供支撑、保护、散热的功能,为芯片与PCB之间提供电子连接,属于一级封装,应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
当前,AI服务器、高速通信及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驱动PCB技术从材料、工艺和架构三大维度全面升级。
首先在材料端,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高速PCB如果继续使用常规铜箔,其结果是:随信号传输频率增加,趋肤效应导致的信号“失真”愈发严重。因此,当前的高速材料上低粗糙度铜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像Mid Loss材料和Low Loss材料都采用反转(RTF)铜箔作为标配铜箔。
而要实现PCB的高频高速化,还需对树脂和玻纤及整体结构的改进,或通过布线或其他方式改进基板的特性,因此M9/PTFE树脂、Rz≤0.4微米的HVLP铜箔及低损耗石英布等高端材料成为实现224G高速传输的关键。
同时在工艺端,mSAP/SAP工艺将线宽/线距推向10微米以下,激光钻孔、背钻及高多层堆叠工艺支撑高密度互连;再加上架构端,CoWoP封装通过去除ABF基板将芯片直连PCB,对板面平整度、尺寸稳定性及制造良率提出极高要求,正交背板方案为满足224GSerDes传输需采用M9或PTFE等低损耗材料,埋嵌式工艺则通过将功率芯片嵌入板内,实现去散热器化与系统级降本,但需引入半导体级洁净室与IC工艺。这些技术突破显著提升PCB性能与集成度,推动其价值量持续增长,并加速与先进封装的深度融合。
具体在服务器领域的体现,就是服务器PCB产品需要与服务器芯片保持同步代际更迭,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在3-5年,成熟期一般在2-3年。随各世代芯片平台在信号传输速率、数据传输损耗、布线密度等方面要求提升,服务器PCB产品也需要相应升级。
AI服务器对PCB技术要求远高于传统产品,有望拉动对应的PCB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实现量价齐升。据21世纪经济报,一般情况下,AI服务器PCB通常包含20至28层的多层结构,远超传统服务器的12至16层;在价格上,用于AI服务器上的PCB价值量是传统服务器的数倍,单机PCB价格可提升至8000~10000美元。
02市场增量空间有多大?
在AI快速迭代的驱动下,服务器/存储、消费电子、计算机、手机、汽车电子等下游领域对PCB的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
据Prismark,2024年,服务器/存储、消费电子、计算机、手机、汽车电子这五大领域的消费需求达524亿美元,占全部下游应用领域消费需求的比例为71%;预计上述各下游应用领域2024-2029CAGR分别为11.6%、3.0%、2.5%、4.5%、4.0%,有力支撑PCB市场未来增长。
Prismark预计2029年全球PCB产值有望达到946.61亿美元,2024~2029年CAGR将达到5.2%,呈稳定增长趋势,全球PCB产值将迎来复兴。而2025年以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1-7月台股PCB/CCL累计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1.7%,需求端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建设持续加大,供给端国内多数PCB厂商纷纷布局海内外产能,以应对旺盛的算力需求,持续验证着行业景气度回升逻辑。
而自2006年开始,中国大陆就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标志着产业竞争格局的转变。据Prismark,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PCB产值为412.13亿美元,占全球总产值的比重为56%。据Prismark数据,2025年中国大陆PCB产值预计将达437.34亿美元,同比增长6.1%;预计到2029年将达497.04亿美元,2025-2029CAGR达3.3%。
03相关上市企业有哪些?
首先作为全球高端PCB核心供应商的胜宏科技,2025Q1在AI/HPC领域收入跃居全球第一。公司深度参与英伟达GB200等高端AI服务器项目,自2024Q4量产出货开始,推动公司AI/HPC领域PCB营收占比从2024年的6.6%大幅提升至2025Q1的44.3%,有望持续受益于AI服务器放量及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
生益电子则深耕数通PCB领域近三十年,2024年服务器产品订单占比已提升至48.96%。在产能方面,东城四期项目已实现HDI及软硬结合板规模化生产并稳定盈利,泰国基地(总投资1.7亿美元)及国内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19亿元、总产能70万平米)正加速建设,公司覆盖华为、中兴等全球头部通信设备商客户。
景旺电子是全球第一大汽车PCB厂商,也积极布局了AI相关高端产品,目前已实现多层PTFE板量产,并具备800G光模块PCB批量供应及1.6T光模块量产能力。公司正加速产能扩张,珠海50亿元投资将新增80万平HDI产能,预计2026年投产,以支撑AI服务器、高速交换设备等未来增长。
沪电股份近期高速网络交换机相关产品表现突出,2025上半年实现同比+161.46%。公司目前800G交换机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并率先布局下一代1.6T交换机技术,且进入客户打样认证阶段。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产能扩张,包括总投资43亿元的高端PCB项目及泰国基地的客户认证导入。
深南电路:公司作为国内高端PCB与封装基板领军企业,依托独特的“3-In-One”业务布局,深度受益于AI算力及数据中心建设。在服务器PCB领域,公司技术实力突出,其高端背板样品层数达120层(量产68层),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交换机、光模块及AI服务器。在封装基板领域,公司BT类产品在存储、射频等市场持续突破,ABF类载板已实现20层以下量产,并积极推进22~26层产品研发。
鹏鼎控股是全球消费电子PCB龙头,其SLP产品技术领先,早在2017年即实现SLP量产,长期服务于苹果等头部客户。自2024年起其SLP产品已进入800G/1.6T光模块供应链,并开展3.2T产品研发。此外,公司积极扩张泰国、淮安等地产能,重点投向高阶HDI及SLP,以抓住AI服务器、高端光通讯市场机遇。
东山精密电子电路业务规模位居全球前列(25H1FPC全球第二、PCB全球第三)。2025年6月收购索尔思光电(对价不超过6.29亿美元),快速切入高速光模块领域。索尔思产品覆盖10G至800G及以上速率光模块,此次收购使公司获得数据中心和光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提升了在AI服务器供应链中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