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1 月 4 日那天,“复旦管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在近日的“复旦管院恢复建院 40 周年・领变者论坛”中,邀请了荣耀原 CEO 赵明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展开对话。

在对话中,赵明回忆了此前在华为工作的过往,谈到华为遭遇制裁后的情况。
他透露在 2019 年华为遭遇制裁的时候,曾和家人就有过一次深刻的交流, 选择把钱留在公司里,要和公司共存亡,打一场硬仗。因为一旦制裁落下,冲击是全方位的。公司内部也有人产生动摇,有人考虑离开。但对他而言,那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能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与团队一起并肩作战,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他还表示,在华为 27 年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调岗,从没想过会被派去做荣耀,更没想到一做就是十年。离开荣耀,对其而言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在任何组织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也不可能永远守护荣耀。今天的荣耀团队依然在延续当年的战略逻辑和运营体系,相信他们有足够的韧性和智慧去应对市场的起伏。

在回顾华为时光后,赵明分享了荣耀独立初期的幕后故事,他声称大约一个月,整个出售流程就完成了。9 月底签约时,公司和任总决定由其代表荣耀独立出去。一方面,他在荣耀工作多年,一定程度上已经是荣耀的符号之一;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带领团队冲出困境。
他提到:“ 那时候谁愿意给我们芯片,我们就用谁,根本轮不到挑挑拣拣。我印象特别深,一家芯片公司有一款面向海外市场的芯片,甚至不支持 5G,但当时只有他们愿意供货。我们拿到手一看,技术问题不少,但靠专家和团队的努力,一个个克服,最后搭载这款芯片的 4G 手机发布后,竟然一个月能卖出一两百万台。”

此外,赵明还透露了自己人生“新的长征计划”,至于未来,更希望找到一个能让他真正兴奋起来的方向,一个值得再投入十年甚至更久的事业。在华为的 27 年,几乎把全部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一家公司。今天,经过这段沉淀,也在观察行业,思考是否有像当年做荣耀一样,让自己愿意全情投入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谈及了所谓“复出”的问题: “复出并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何时’和‘以怎样的方式’。我相信只要方向明确、价值值得,我会再次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