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
11月11日,2025“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极目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大学武汉智能研究院智算芯片实验室在首席科学家杨林教授的指导下,已完成我国首颗真正的存算一体视觉AI芯片研发第一阶段的工作。芯片样片(28nm制程)由北大集成电路学院团队完成后道设计,已于8月初在中芯国际MPW流片成功。项目的后续,正在进行芯片实际应用方案论证,实现由科研走向应用的转换。

杨林教授表示,“现在用的电脑、手机,存储数据和计算数据是分开的。但这款芯片可以像人脑一样,存东西和算东西同步进行,存算一体。”
存算一体视觉AI芯片未来将在哪些地方应用?杨林介绍,目前一些智能辅助驾驶的汽车都使用的是激光雷达作为“眼睛”感知外界,但激光雷达成本高,导致车价偏高,难以大规模走入寻常百姓家。如果装上这款国产视觉芯片,就能替代部分激光雷达的功能,降低成本。“未来诞生于湖北的这款存算一体芯片,将让国产智能汽车装上自己的‘眼睛’,让更多人买得起、用得好。”
除了智能网联汽车,这款芯片的另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智能眼镜。据介绍,现在国内很多大厂都在做智能眼镜,但里面的视觉芯片是国外的。“智能眼镜要做得轻、体积小,还得功能强、成本低,视觉芯片以其高算力、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将成为智能眼镜最合适的视觉处理芯片。”
为什么会选择扎根在湖北推进产业化,杨林称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链优势,湖北的芯片产业在全国都走在前列:有小米等头部企业,能快速对接市场,科教资源丰富,政府大力支持。他希望联合本地力量,培养团队,把这款芯片做成湖北的特色产业,让国产视觉芯片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根。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