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分工明确的领域,通常可以按照产业链环节、技术类型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以下是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分类方式及细分领域:
1. 按产业链环节分类
半导体产业链可分为上游(设计、设备、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封测及应用):
(1)上游:半导体支撑产业
半导体设备:
光刻机(ASML垄断,国产:上海微电子)
刻蚀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
薄膜沉积(拓荆科技、北方华创)
检测设备(精测电子、华峰测控)
清洗设备(盛美上海、至纯科技)
半导体材料:
硅片(沪硅产业、立昂微)
光刻胶(南大光电、晶瑞电材)
电子特气(华特气体、金宏气体)
靶材(江丰电子、有研新材)
封装材料(深南电路、兴森科技)
(2)中游:半导体制造
晶圆制造(Foundry):
先进制程(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特色工艺(士兰微、华润微)
IDM(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
功率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闻泰科技)
存储芯片(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未上市)
(3)下游:封装测试 & 应用
封测(OSAT):
传统封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
先进封装(晶方科技、甬矽电子)
终端应用:
消费电子(手机、PC)
汽车电子(新能源车、自动驾驶)
工业/医疗(工控、医疗设备)
通信(5G、基站)
AI/云计算(服务器、数据中心)
2. 按技术类型分类
(1)数字芯片(逻辑芯片)
CPU/GPU: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景嘉微
AI芯片:寒武纪、华为昇腾(未上市)
FPGA:复旦微电、安路科技
存储芯片:
DRAM(长鑫存储)
NAND Flash(长江存储)
NOR Flash(兆易创新)
(2)模拟芯片
电源管理:圣邦股份、矽力杰(未上市)
信号链:思瑞浦、纳芯微
射频芯片:卓胜微、唯捷创芯
(3)功率半导体
MOSFET:华润微、新洁能
IGBT:斯达半导、时代电气
SiC/GaN(第三代半导体):
三安光电(SiC/GaN全产业链)
天岳先进(SiC衬底)
(4)传感器
CIS(图像传感器):韦尔股份(豪威科技)、格科微
MEMS传感器:敏芯股份、歌尔微(未上市)
3. 按应用领域分类
应用领域 主要芯片类型 代表公司
消费电子 SoC、CIS、电源管理 韦尔股份、圣邦股份
汽车电子 MCU、IGBT、CIS 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
工业控制 功率半导体、MCU 士兰微、兆易创新
通信/5G 射频芯片、FPGA 卓胜微、紫光国微
AI/云计算 GPU、AI加速芯片 寒武纪、海光信息
物联网(IoT) 低功耗MCU、Wi-Fi/BT芯片 乐鑫科技、博通集成
4. 特殊分类(如第三代半导体)
碳化硅(SiC):天岳先进(衬底)、三安光电(外延/器件)
氮化镓(GaN):英诺赛科(未上市)、三安光电
氧化镓(Ga₂O₃):国内处于研发阶段
总结
半导体行业分类方式多样,核心逻辑包括:
产业链分工(设计→制造→封测→应用)
技术类型(数字/模拟/功率/传感器)
应用场景(消费电子、汽车、AI等)
不同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技术壁垒和成长性差异较大,投资或研究时需结合行业趋势(如国产替代、AI芯片需求、汽车电动化)综合分析。
严重声明:拒绝抄袭,拒绝谩骂,欢迎转载。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笔者分析也仅仅是一个参考,不作为你买卖的依据,文中个股不作为买卖依据,仅仅是研究所用,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