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创始人
2025-11-11 21:36:24
0

[熊猫]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公然要求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威胁全球企业甚至包括中企在国内都不得使用国产芯片,外界表示此举是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又达到一个新高度。

这条消息不禁让人想到,去年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在某电视节目的发言,称美国不希望中国自主研发尖端芯片,这会冲击其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一个“美国不希望”就要剥夺别国的科技发展权,讲话果然很美国。

但是问题是凭什么?骆家辉为什么这么说?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国不想看到”

有些话本身就比长篇大论的政策文件更有分量,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最近就在CNBC的镜头前贡献了这么一句,当谈到中国自主研发尖端芯片时,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美国不想看到。”

这没有华丽的外交辞藻,没有模糊的战略掩饰,只有毫不遮掩的真实意图,骆家辉本人的人生故事其实就挺“美国”的。

他是华裔二代,父亲是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军人,儿时家境贫寒,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里,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父亲“自强不息”的家教,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一路从检察官、郡长做到了华盛顿州的州长。

后来奥巴马政府看中了他,先是任命他为商务部长,两年后又将他派往北京,一个华裔面孔出任驻华大使,这背后显然有着深层的战略考量,然而就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人物,却用最赤裸的语言撕开了中美科技竞争温情脉脉的面纱。

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表态,更反应出美国芯片战略背后一系列的问题,美国芯片战略的第一个致命缺陷是觉得,只要把技术壁垒修得足够高,就能一劳永逸地锁住对手,这种思维模式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被反复证明是无效的,但他们今天还在固执地重蹈覆辙。

当年对中国的核技术封锁,结果是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后来对航天器的严密封锁,最终催生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和空间站,中国的导航系统,就是因为GPS的限制反而刺激“北斗”加速组网,走向全球。

历史一再证明,对于中国而言,外部的封锁从来不限制发展,反而成了自主突破的动力,2018年以来,那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全面禁令,被很多人视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寒冬,但回头看,那恰恰成了点燃整个行业自立自强决心的动力。

绝地逢生!

当美国的“不想看到”成为公开的秘密,中国的“必须做到”就成了全民的共识,国家层面的海量资源被投入研发,企业界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向自主设计与制造的高地,时间来到2010年代末,一些关键领域的突破已经开始涌现。

就在今年,中国的芯片出口额已经突破了万亿人民币大关,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也在杭州正式下线,进入应用测试阶段,每一个这样的成就都是对“封锁能够扼杀对手”这一天真想法的无情嘲讽。

其实是美国对全球化产业链的深刻无知,在芯片这个高度依赖全球分工的行业里,任何试图强行“脱钩断链”的行为,都像一把回旋镖,飞出去之后,最终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量打回自己身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这是一个无法被任何政治意志抹去的经济现实,当美国商务部在今年五月升级《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不仅要求全球禁用中国的先进芯片,甚至威胁在中国有业务的企业也不许使用国产替代品时,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的禁令亲手斩断了本国半导体巨头们最稳定、最庞大的收入来源,营收的断崖式下跌,直接后果就是研发预算的大幅削减,这种行为短期看是打压了对手,长远看却是在侵蚀自己赖以生存的创新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策略也让美国的盟友们有苦难言,美国拉上了荷兰日本,联手卡住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出口通道,但对于阿斯麦这样的企业来说,失去中国市场就等于失去了未来最大的增长点,这种牺牲盟友商业利益换来的封锁联盟,内部的矛盾可想而知。

芯片产业的链条长达数千个环节,精密复杂,犬牙交错,想要靠行政命令完全隔绝,是不可能的,商业利益的驱动力会驱使资本和技术寻找一切可能的缝隙,绕开壁垒,最终让封锁的效果大打折扣。

里外不是人

美国在这场博弈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误判,是对“身份政治”的拙劣运用,奥巴马政府选择骆家辉,显然是想打一张精巧的“华裔牌”,他们或许以为这张牌既能展现美国的包容,又能利用文化上的亲近感,更有效地向中国传递美国的意志。

然而他们的算盘彻底打错了,在赤裸裸的国家利益冲突面前,个人的族裔身份非但没能成为他的助力,反而让他陷入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在美国国内,鹰派势力从未因为他的华裔血统而对他有任何宽容,他被认为立场“亲华”的言论和行为,遭到了共和党民主党内强硬派的共同抨击,这甚至直接影响了他的政治前途,让他的商务部长任期草草结束。

而在中国,他的华裔身份更是成了一种“原罪”,“香蕉人”的标签从他上任那天起就紧紧贴着他,他在新疆、西藏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更是在中国民众眼中坐实了这一标签,他所做的一切都被放在“背叛者”的框架下进行审视。

2014年他离任之际,《中国新闻网》一篇辛辣的评论文章《别了,骆氏家辉!》,借用了经典篇目的句式,刻薄地评价他“香蕉放久了总归是要烂掉的”,骆家辉的经历成了一个绝佳的反面教材,证明了任何试图利用文化身份的“巧劲”,都会被现实碾得粉碎。

骆家辉那句“我们不想看到”将会被历史牢牢记住,是因为它过于坦诚地暴露了一个旧时代霸权面对新格局时的焦虑、无措和战略短视,美国试图通过封锁来阻止一个它不愿看到的未来,但最终它的所有努力都成了这个未来加速到来的催化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国家的崛起意志,科技进步的内在规律,从来不会因为谁的一句“不希望”而停下脚步,中国的芯片之路也正是在这样的外部淬炼中,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股票行情快报:阳光电源(3...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阳光电源(30027...
2025-11-11 23:05:43
阳光电源:控股股东曹仁贤解...
11月11日,阳光电源(300274)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曹仁贤将其...
2025-11-11 23:05:42
35岁英国男子卖公司赚37...
35岁英国企业家汤姆·格罗根是建筑工人出身,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
2025-11-11 23:05:25
搭载华山A1000芯片 黑...
11月11日,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宣布,其旗舰产品华山...
2025-11-11 23:05:23
股票行情快报:联建光电(3...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联建光电(30026...
2025-11-11 23:05:19
股票行情快报:商络电子(3...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商络电子(30097...
2025-11-11 23:05:16
四川信连致富电子科技有限公...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信连致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
2025-11-11 23:05:15
鸿日达:拟投资设立控股子公...
具体来看,鸿科半导体注册资本1.50亿元,由公司与福建特度科技有限...
2025-11-11 22:35:13

热门资讯

35岁英国男子卖公司赚37亿后... 35岁英国企业家汤姆·格罗根是建筑工人出身,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成为了富翁。在将其英国连锁快餐品牌...
低频振动传感器 QN-96低频振动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水轮发电机组、低速转动机器、工程建筑和桥梁等的振动。 QN-...
百亿集群再提速,第四届中国传感...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11月11日,“感知未来,智汇光明”第四届中国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
鸿日达:拟与特度科技、鸿科同创... 每经AI快讯,11月11日,鸿日达(301285.SZ)公告称,公司拟与福建特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鸿...
11月11日国证芯片R(480...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1日,国证芯片R(480017)指数报收于13840.8点,跌1.86%,成交...
利扬芯片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4... 11月11日,利扬芯片大宗交易成交406万股,成交额9541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34.54%,成交...
原创 骆... [熊猫]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公然要...
英伟达铁幕之后,谷歌AI芯片已...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新智元导读】英伟达在聚光灯下狂飙,谷歌却在幕后悄悄造出自己的AI基建帝国...
崇达技术:在服务器、交换机等P...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你好请问贵公司和星网锐捷和锐捷网络有哪些合作关系? ...
浙商证券:AI催化PCB设备行...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中长期看,受益AI需求、市场对高端PCB“厚度更薄、密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