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周期波动与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凭借稳健增长的业绩表现脱颖而出。
2025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其逆变器业务稳固基本盘,更得益于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储能业务营收首次超过光伏逆变器,海外市场布局的深化亦推动海外营收反超国内。如今,瞄准AI数据中心储能新赛道,阳光电源正在抢占未来增长的新高地。
2025年以来,阳光电源股价累计上涨超161%,其摆脱行业周期的独立行情,折射出市场对其多元化布局与长期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2025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的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公司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56%。其毛利率、净利率略有提升,每股收益从2024年前三季度的3.7元提升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5.7元,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回溯其业绩可知,2024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778.57亿元,同比增长7.76%;归母净利润为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相较而言,去年光伏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龙头企业普遍亏损数十亿元,而阳光电源却实现了超百亿元盈利。
再往前看,2021年至2023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分别为241.4亿元、402.6亿元、72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3亿元、35.93亿元、94.4亿元,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在光伏行业下行周期,阳光电源仍能实现高额盈利,业内人士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与主产业链四个环节相比,逆变器业务的竞争格局较好;二是其布局多年的第二增长曲线——储能系统业务开始拉动业绩增长;三是其在前述两个领域的技术、产品、品牌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海外业务布局领先。
据了解,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为交流电,以供并入电网或供负载使用,是光伏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同时,光伏逆变器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在光伏电站的成本构成中,其占比不足10%,由于下游客户对其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低,因此光伏逆变器的价格波动相对更为平稳。
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呈现出“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阳光电源和华为长期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以及技术积累方面,远远超过第二梯队的企业,这使得该领域的价格竞争相对较为缓和。

事实上,逆变器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头部企业可通过产品迭代驱动差异化竞争,同时借助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以全球渠道布局和品牌溢价占据高毛利市场。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作为阳光电源的基本盘,业绩表现稳定。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153.27亿元,同比增长17.06%。
根据公司披露,去年阳光电源逆变器全球发货147GW,同比增长13.08%;其光伏逆变器在全球的市占率约为25.2%,并且出货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领先。
阳光电源管理层预计,2024年到2030年光伏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逆变器业务将伴随光伏市场的发展而稳步增长。
阳光电源良好的业绩表现,离不开公司在储能赛道的率先布局。
2014年,阳光电源与三星SDI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布局储能业务。2022年前后,随着光伏、风电装机规模扩大,为了平抑风光发电的不稳定性,储能需求持续提升。但2021年至2022年,由于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较高,储能毛利率承压,2023年以来,随着碳酸锂降价,储能的毛利率大幅提升。2024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全球发货28GWh。
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营收首次超过光伏逆变器业务。根据公司披露,其储能系统营业收入达到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占总营收比重达到40.89%。

2024年毛利率36.69%的储能系统业务,到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已达到39.92%,较其本就业内领先的光伏逆变器毛利率35.74%更胜一筹。目前,储能业务已成为阳光电源市场估值的核心驱动力。
阳光电源此前在电话交流会上透露,公司今年储能出货目标为40GWh至50GWh。预计明年全球储能市场还会保持较高增速,约40%至50%。
该公司同时指出,在新能源装机达到一定比例后,需要靠储能来平衡,储能增加后又给新能源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新能源和储能基本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逻辑,这个逻辑也一直在欧洲、美国、亚太等市场演绎。
海外市场方面,阳光电源的储能发货结构持续优化,海外发货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3%增长至83%。该公司表示,整体看海外市场盈利能力更有优势,所以海外的发货占比更高一些。根据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海外营收首次超过国内市场的营收。从三季报来看,该公司把业务重心进一步向海外延伸。

从市场前景的角度来看,阳光电源预计欧洲未来三年储能增速达50%左右,美国由于AI发展带来大量新增电力负荷需求,中东非市场大项目持续招标落地,亚太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储能由原来的点状市场变成全球全面开花。
中信建投认为,预计阳光电源的毛利率将稳定在当前市场预期的水平之上。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当前储能需求全球多点开花,预计2025年全球增速保持在40%至50%,同时各国更看中构网型储能,供给需要差异化而非同质化竞争;二是欧美市场进入门槛较高,且美国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是特斯拉、Fluence等报价高的本土企业,低价竞争风险较小;三是美国本土储能电芯产能较少,短期内本土化比较困难,可通过向客户调价、转移供应链等规避关税风险。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其对高效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也为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今年5月,阳光电源宣布成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事业部的举措,不仅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更被机构广泛看好。机构认为,阳光电源在巩固传统储能市场优势的同时,有望在AI数据中心这一高潜力赛道加速突破。
对于数据中心而言,储能至关重要。储能可以帮助数据中心解决容量的问题,并且数据中心波动较大,需要储能支撑峰值的负荷。同时,数据中心用电成本高,通过储能可以调整用电策略实现峰谷套利,降低电费。
可以说,数据中心的强劲需求将带动配储需求,国内外厂商都在积极接洽。据阳光电源介绍,公司将与国际头部云厂商、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进行产品立项和开发,争取在2026年实现产品的落地和小规模交付。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数据中心电源正在从原来UPS为主的交流供电系统,向800V直流供电系统演进,而阳光电源在高压、固态变压器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技术沉淀。
今年以来,阳光电源的股价累计涨幅达到161.25%,其股价启动时间和上涨高度早已脱离光伏行业走出独立行情,这背后或是市场对其在储能行业发展前景的逐步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