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荷兰“半导体劫案”
创始人
2025-11-17 11:36:10
0

9月30日,荷兰政府以一纸部长令,试图夺取中资控股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令世界震惊。

一个半月以来,该事件愈演愈烈,引发全球产业链震荡。本周,这场“半导体劫案”终于迎来新的转折点。先是荷兰宣布将放弃接管安世控制权,接着又表示将派高级代表团来华寻求磋商。

事实上,这场精心布局的“大劫案”的复杂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它并非一起单纯的商业纠纷,背后是美欧对中国发起的又一场关于技术、产业链和地缘政治的围猎。

当地时间11月13日,英国《卫报》刊登了对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的专访。

专访中,这位在荷兰政坛资历尚浅的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感谢中国就安世半导体事件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但对于自己搞出来的烂摊子,却仍然不知悔改:“如果我身处同样的位置,拥有我现在所掌握的信息,我仍会再做同样的事。”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称,中方对这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一意孤行的言论表示极度失望和强烈不满。

要知道,也是在13日这天,中方刚刚宣布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消息。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安世半导体问题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与荷方进行了多轮磋商,并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反观卡雷曼斯毫无战略判断力且极不负责任的言论,欧洲汽车行业深感不安。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中国事务总监费蓓娅:欧盟和荷兰政府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与中国对话。

法国《费加罗报》则提醒称,这场由荷兰政客无端掀起的“安世风暴”,不仅“凸显了欧盟的无力”,而且令“欧洲大陆依旧继续颤抖”。

时间回拨到一个半月前。

当地时间9月30日,荷兰经济部下达部长令,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紧接着,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裁决,暂停该公司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董事职务。

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的基础型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为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生产芯片。它的前身是荷兰恩智浦的标准产品部门,2019年被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收购。换句话说,安世半导体是一家中资控股的跨国企业。

《经济学人》刊文称,荷兰从中国控股者手中抢夺安世的控制权。

的确,荷兰政府此次针对中国企业的行为堪称“明抢”。

荷兰政府宣称,部长令是依据《货物可用性法案》下达的,旨在防止关键商品在紧急情况下被禁用,保障本国和欧洲的经济安全。

《货物可用性法案》是在1952年冷战时期为“战时物资保障”制定的法律,最初旨在确保在战时或自然灾害期间能获得燃料、食品、药品等基本物资,允许政府在“关键产品或服务的可用性”受到风险时进行干预,甚至可暂时接管私营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该法案并未真正启用过。如今首次启用竟然是被应用于正常运营的跨国企业上。

10月23日的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面对各国记者的追问,荷兰首相斯霍夫说此举只针对公司管理层,而非针对中国。

荷兰首相 斯霍夫:我们接管安世,是因其CEO管理不善,不是针对中国。

然而,另一边,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面对记者提问时,却一不小心说出了“大实话”。

记者:这项1952年的法律,从未被使用过。如今为什么使用该法律?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因为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芯片领域是一家非常重要的企业。

事实上,回顾安世的前世今生,它今天的遭遇,就像是一个欧洲版的“东郭先生与狼”故事。

2006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将半导体业务部剥离出来成立恩智浦公司,但恩智浦经营不善、负债累累。

2016年,恩智浦为完成与高通的合并,决定将标准器件业务板块剥离出售。

2017年,中国投资者以2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业务部,并将其更名为安世半导体。

2019年,中国电子和计算机设备制造商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了安世半导体的控股权,使其成为一家中资控股的荷兰公司。

此后多年,在中资的巨大投入下,安世不仅偿还了所有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还完成了技术升级和全球布局,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五年来,该公司为荷兰贡献了约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对荷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

然而,地缘政治的阴影从未远离。

此次在荷兰政府出手后,安世半导体的三名外籍高管迅速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申请调查自家公司。而该法院也未经充分审理就草草作出裁定,暂停了中方CEO的职务。

法国24电视台科技编辑彼得·奥布莱恩:他们声称原因是不想让敏感技术泄露到中国。

然而,这种“内外合谋”的迹象,引发了外界对程序公正的严重质疑。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教授曼努埃尔·洛金批评称,法庭裁决“前所未有且不合常理”,在没有听取中方陈述的情况下仓促行动,严重背离司法独立原则。

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场决策的幕后操盘者就是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

他并非政坛重量级人物,其政治生涯多围绕地方事务,对国家级安全产业经验几乎为零。2025年6月因荷兰联合政府解体,当时还是青年、预防与健康国务秘书的卡雷曼斯仓促升任看守政府的经济大臣。三个月后,他就做出了鲁莽的错误决策。

荷兰经济大臣 卡雷曼斯:人们担忧对荷兰和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我代表荷兰和欧洲进行干预的原因。

荷兰宪政制度对看守政府权限有严格限制。卡雷曼斯在权力过渡期作出接管安世的重大政策干预,不仅违反宪政惯例,更被反对派质疑为缺乏法理的“擅自决策越权行为”。

11月7日,荷兰籍欧洲议会议员德克·戈廷克在社交媒体发帖痛骂卡雷曼斯:“真是可耻,一位部长想在选举前向中国展示自己的实力,既未获得欧盟的政治支持,也未做好应对经济后果的准备。”

不过,有分析认为,荷兰方面种种看似反常行动的背后,藏着美国的“影子”。

在外界看来,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采取行动的时间点十分耐人寻味。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刚刚发布所谓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制裁清单的企业,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将自动追加同等制裁。

而安世半导体的控股公司闻泰科技在2024年底被列入“实体清单”,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将会受新规则约束。

然而,就在美国发布新规则的第二天,荷兰政府就马上对安世半导体采取行动。

在外界看来,这种时间上的高度同步,很难用巧合来解释。

英国《卫报》透露,早在2023年,美国就通知荷兰,正考虑将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入 “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关联方名单”。

而《华尔街日报》则透露,在闻泰科技2024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不久,一名荷兰政府官员致信安世半导体的外籍高管,称安世半导体必须拥有“独立于实体清单上的股东的运营独立性”。该报还援引荷兰法院的文件报道称,今年6月,美国又不断向荷兰施压。

荷兰学者奥弗贝克:当我阅读法院公布的文件时,我注意到,这起案件中,不仅存在美国对荷兰的一般性施压,即告知下一步将实施“穿透性规则”,还有更直接的美国干预。荷兰政府、经济部和外交部与美国政府之间,就安世半导体进行了具体的沟通。

在双方沟通中,美国向荷兰提出,要想不受“穿透性规则”的制裁,就必须得更换中方CEO以及调整公司股权结构。

荷兰学者奥弗贝克:美国方面明确告知荷兰政府,如果想避免安世半导体被列入实体清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改变公司股权结构,引入非中资股东;二是更换现任中国籍首席执行官。

面对外界质疑,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坚称,荷兰方面是自主做出的决定,矢口否认存在外部压力。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事关重大,有人认为我们一直受到美国人的压力,我们与美国勾结。事实并非如此,绝对不是。

在分析人士看来,安世事件的背后,更像是美国通过“长臂管辖”和联盟体系,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一次试探性围猎。一旦成功,那么这种“荷兰模式”将可以被迅速复制。

而荷兰则试图在中美间走钢丝,既需要维系盟友关系,又想借安世事件提升自身对华谈判筹码。

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荷兰此举无异于“玩火”。

荷兰海牙战略研究中心战略分析师贝内代塔・吉拉尔迪称,“这种事在欧洲从未有过先例......别让荷兰引火烧身。”

而现实则很快就给了荷兰一个下马威。

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精准且有力。

10月4日,中方宣布禁止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产品。要知道,安世半导体近80%的产品都需要在中国封装测试,出口管制等于切断了其产品的全球供应链,导致欧美车企面临“缺芯”困局。

10月14日起,商务部调整稀土出口配额,对半导体制造必需的重稀土实施严格管制。一时间,荷兰的光刻机也陷入了“无土”困境。

这一套反制组合拳,出乎荷方预料,也让安世半导体全球芯片供应量锐减六成。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荷方不当干预安世半导体内部事务的做法,造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动荡和混乱。荷兰政府不顾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诉求,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行动,且升级全球供应链危机。对此,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在安世的分工中,安世荷兰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安世中国主要负责加工、测试和封装环节。

10月29日,安世荷兰通知客户,停止向中国工厂直供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核心材料“晶圆”,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危机。

然而,让荷兰始料未及的是,10月31日中美达成釜山共识,美国暂停实施“50%穿透性规则”,让荷兰政府彻底陷入尴尬。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可谓有理有节。

这场由自己引发的“安世风暴”将卡雷曼斯的政治前途拖入不确定区,他不得不尴尬地寻找退路。

11月7日,卡雷曼斯公开表态称,准备向中方归还安世半导体的完整控制权。13日,又表示荷兰政府代表团将前往中国,寻求解决安世半导体公司的问题。

全球供应链并非“零和博弈”的战场,而是利益共享的网络。

然而,荷兰对安世的公然抢劫,则是亲手制造了一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地震。

事实上,当超级全球化退潮时,露出的不仅是礁石,还有国家间复杂的博弈与重新定位。而这场“半导体劫案”也再次表明,跨大西洋联盟从来都没有放弃冷战思维。

11月13日,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安世半导体的欧洲客户正与该公司合作,寻找一种能够绕过政府的变通方法,直接从欧洲工厂购买硅晶圆,自己运往中国,并与中国工厂签订合同进行最终封装。

这个被称为“临时补丁”的计划更加凸显出“安世大劫案”给欧洲企业留下的巨大不安全感。

德国安纬咨询公司合伙人马丁·盖斯勒:安世的芯片几乎存在于欧洲车企所有的产品中。很多企业声称自己并没有直接从安世采购,这在技术层面上确实没错。但通过一级供应商,欧洲车企依然受到严重影响。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中国事务总监费蓓娅:供应商们把大量芯片交付给欧洲制造商,因此,所有购买安世半导体芯片的人,实际上都受到了影响,几乎涵盖了所有欧洲制造商。

据欧洲汽车行业官员透露,安世(荷兰)目前仍未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米勒警告称:“如果芯片供货中断不能尽快解决,德国汽车产业短期内会面临严重生产限制,部分工厂停产已成大概率事件。”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中国事务总监费蓓娅:通常情况下,这类商品芯片都是批量采购。虽然它们价格不高,但你不会一次性购买一整年的生产用量,你可能只会在需要的时候购买一两个月的用量,以便更好地进行仓储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会非常依赖中国工厂及时供货,否则你就不得不停产。

目前,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年出货量超1000亿颗,是全球众多头部汽车厂家的供应商。宝马、奔驰、大众、特斯拉等都是其客户。

法国24电视台科技编辑彼得·奥布莱恩:安世半导体是一家非常重要的汽车行业供应商。美国和欧盟有很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对当下的局面表示担忧。宝马、本田、福特等车企都认为,如果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行业估计,整个安世半导体全球产能将影响到全球约9000万台汽车,12亿台手机,1200万台服务器。

德国安纬咨询公司合伙人马丁·盖斯勒:以博世和采埃孚为例,这两家都是最重要的采购商。目前都已经开始在主要工厂减缓生产。而在欧洲汽车行业,一切都是“准时制”“程序化”运作,这意味着仅仅几天之内,这种连锁反应就会波及大众以及德国其他整车制造商的工厂。

芯片“断供”冲击波不仅影响了欧洲,更是一场蔓延全球的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日产计划对Rogue车型减产900辆,并对位于九州和追浜的工厂进行小规模调整。

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伊凡·埃斯皮诺萨:在我们的年终预测中,已预留了250亿日元准备金,以应对这一影响。

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11月7日也将全年业绩预期下调了五分之一,部分原因就是安世半导体芯片的潜在短缺。

事态的发展似乎颇具讽刺意味。荷兰政府以“保卫供应链”为名,亲手制造了供应链断裂点。国际商会(ICC)就直接批评荷兰的抢劫行径是“破坏法治基石”。

荷兰经济学家罗格·博文德称,“这无异于向全球投资者宣告——在荷兰,商业合同敌不过地缘政治!”

而在这位经济学家看来,商业信誉,原本正是荷兰乃至欧洲近代崛兴的“时代密码”。

16世纪末期,一艘荷兰商船被困冰封的北极圈。船长巴伦支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船上的甲板作为燃料,靠打猎获取勉强维持生存的食物。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尽管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荷兰商人以生命为代价守卫经商法则的故事从此流传。

商业信誉,曾支撑起荷兰这个小国成为17世纪“海上马车夫”的底气。

1602年,荷兰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VOC),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

简单地说,现代企业中的股份制鼻祖就是来源于荷兰东印度公司。

母公司拥有对全资子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这是荷兰人当年首创定下的规矩。

然而,曾经被大肆鼓吹的“契约精神”,在现实的地缘政治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

荷兰《新鹿特丹商报》调查记者马克·希金克:安世半导体面临两个选择。其中一个选择,他们与荷兰经济部交流过,就是让安世半导体看起来不那么中国化,而是看起来更像欧洲品牌,这也是其目标。

对此,荷兰媒体直截了当地评论道:“荷兰跟在美国身后执行半导体政策”。

不过,在地缘政治压力背后,还有荷兰乃至欧洲现实利益的考虑。

近年来,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剥夺中方企业持股合法权利在欧洲已非孤立事件:

2022年,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迫使安世半导体出售威尔士芯片工厂至少86%的股权,最终该工厂被美国半导体企业威世科技公司收购。

2015年,中化集团收购了意大利倍耐力37%股份,根据协议在15人董事会中占9个席位。

2023年,意大利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化任命CEO,并将中方董事席位缩减到8席。

德国安纬咨询公司合伙人 马丁·盖斯勒:欧盟近来的做法显然更感性而非理性,其背后源于一种更深层的焦虑,害怕被中国取代。过去,欧洲,尤其是德国,一直是全球工程技术的巅峰,也是规则导向型贸易体系的典范。而如今这一角色正逐渐被中国所扮演,这让欧盟感到不安,甚至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的失落感。

从“商业信誉的典范”到商业规则的破坏者,欧洲的行为自有其自身的“利益逻辑”。

2025年10月底,德国总理默茨在发布政府高科技议程时,强调“欧洲必须实现技术主权”。

简而言之,欧盟希望通过强化“技术主权”,确保自身关键技术和重要基础设施不依赖他国。

这一构想随之付诸行动。2024年年底,欧盟委员会设立了负责“技术主权”委员新职位。

“安世大劫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似“突然出现”的。

分析人士指出,荷兰政府核心诉求是“防止技术外泄”,但并未明确指出安世存在违规行为。这显然是基于“预防性监管”的逻辑。

这种逻辑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已成为欧美对中国科技企业打压的常用手段。

荷兰学者奥弗贝克:很明显,这起案件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安世半导体本身。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企业层面,更在于当前复杂的外交局面。它反映出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欧洲、欧盟或欧洲各国政府,如何重新掌握所谓“敏感产业”的控制权,这才是真正的议题。而这一问题,必须通过与中国的外交协商来解决。

然而,荷兰政府缺失的恰恰是“外交协商”的思维,而是采用了经贸问题“武器化”手段。

底层逻辑就是:在商业竞争难以取胜时,动用其他手段强行夺取对手优质资产的控制权。

这种以“安全”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的做法,将导致市场原则被政治化叙事挤压。

但是荷兰显然低估了这种做法的反噬力度。

其法律工具因“冷战色彩”和程序争议遭国际社会质疑。更关键的是,荷兰忽视了安世对欧洲产业链的不可替代性,这一误判最终导致了事件的快速反转。

另一方面,在美国的压力下,荷兰国内盲目服从美国的投机势力,在明知会对本国造成伤害的情况下,还是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也让欧洲学者深思“战略自主”的重要性。

荷兰学者奥弗贝克:对欧洲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欧洲是否能实现所谓的“战略自主”。欧洲政界和欧盟委员会常谈“战略自主”,这一概念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经济领域。但问题在于,欧洲真的能实现战略自主吗?如果这一概念要有实际意义,那就意味着欧洲或欧盟,必须能够在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张力中,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而不是依附于美国。

近年来,越来越多经贸问题被政治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美欧“安全化”叙事的内在矛盾,所谓“保卫安全”的行动恰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制造了最大不安全。

如今,整个事件仍处于“停火磋商”阶段,荷兰更是深陷“骑虎难下”的困境。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将取决于荷兰政府能否真正悬崖勒马,回归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出实质性、建设性解决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

相关内容

如何选择精密稳压器源头厂家...
精密稳压器的重要性 精密稳压器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
2025-11-17 13:35:41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
近日,菏泽曹县,王先生反映,他是一名电商平台服装销售的店主,近期湖...
2025-11-17 13:35:32
美国开出惊世大奖 一人独中...
在经历创纪录的连续39次轮空后,美国“超级百万”彩票头奖当地时间1...
2025-11-17 13:35:10
基于英伟达、AMD明年芯片...
IT之家 11 月 17 日消息,HPE 慧与美国当地时间 11 ...
2025-11-17 13:06:14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3E亚洲消...
2025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振威国际会展集团承办...
2025-11-17 13:05:29
Zeta 电位:颗粒稳定性...
游动电位仪(又称 Zeta 电位仪),是解析胶体颗粒表面带电特性的...
2025-11-17 12:37:14
攻克寄生参数难题,氮矽推出...
前言 低压氮化镓集成驱动芯片是一种将增强型低压硅基氮化镓晶体管和...
2025-11-17 12:37:00
原创 ...
当欧洲多国还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时,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带着一支企...
2025-11-17 12:36:56
知名平台突然爆雷!人去屋空...
近期,关于“百保君爆雷”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不少用户在社交...
2025-11-17 12:36:43

热门资讯

如何选择精密稳压器源头厂家解决... 精密稳压器的重要性 精密稳压器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压,保障设备正常...
Zeta 电位:颗粒稳定性与制... 游动电位仪(又称 Zeta 电位仪),是解析胶体颗粒表面带电特性的 “智慧标尺”—— 它通过捕捉颗粒...
快意电梯中标:东莞市沙田镇社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东莞市沙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月15日发布的...
西部超导:11月14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西部超导(688122)融资买入1.19亿元,融资偿还1.3亿元,融资净...
证监会对晶晨半导体、若羽臣、潮... 文/梧桐兄弟 近期,证监会公布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1月3日—2025年11月...
一文读懂荷兰“半导体劫案” 9月30日,荷兰政府以一纸部长令,试图夺取中资控股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令世界震惊。 一个半月以来...
华灿光电:11月14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华灿光电(300323)融资买入521.62万元,融资偿还550.99万...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营收创新高,科... 截至2025年11月17日 09:42,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55%,成分股神...
ETF资金榜 | 科创芯片设计... 2025年11月14日,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SH)收跌3.13%,成交1.13亿元。净...
芯片,重磅!A股公司,刚刚公告... 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股权转让事项! 11月16日晚间,400多亿市值的芯片股复旦微电(6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