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何昱璞)近日,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特光电”)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莱特光电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1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8.6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9万元,同比增长43.3%。
“OLED终端材料销售收入显著提升是我们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莱特光电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OLED屏全球市占率突破52%的行业里程碑背后,正是以莱特光电为代表的上游核心材料企业提供了关键支撑。
突破国外专利壁垒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面对OLED终端材料这一长期由海外企业主导的领域,莱特光电的突破来之不易。
“我们深耕OLED材料领域十余年,率先实现了国内OLED终端材料从0到1的突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莱特光电的Red Prime材料已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认证,Green Host、Red Host材料实现了混合型材料的本土化生产,突破了国外的专利壁垒。
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更具说服力的专利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30件、授权384件,专利覆盖中、美、日、韩、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球化的知识产权网络。
“十四五”期间,莱特光电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4928.93万元,占营收比例11.65%。
“我们依托‘中间体—升华前材料—终端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了从材料设计、合成到器件评测的自主可控。”该负责人强调。
值得关注的是,莱特光电已在AI+材料研发领域布局。公司依托在OLED终端材料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库,建设AI研发平台,对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合成路线优化预测、器件机理优化探索等应用。
国产化进程明显提速 积极拓展新兴领域
随着全球显示产业掀起8.6代AMOLED产线建设热潮,莱特光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较于6代线,8.6代线基板面积扩大2.16倍,叠加Tandem叠层OLED技术应用,直接驱动OLED发光材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期间,中国OLED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材料,OLED有机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明显提速。
“公司在OLED发光材料领域成果显著:一方面,已与多家头部OLED面板厂商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实现持续量产供应。当前,多款新产品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客户结构与产品矩阵的多元化布局正稳步推进;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硅基OLED等新兴领域,部分材料已成功通过量产测试。公司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华为、荣耀、OPPO、VIVO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OLED终端产品,成功打破了面板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未来市场空间,该负责人充满信心:“随着国内OLED屏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以及8.6代线产能释放,公司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
创新与回报并重的长期主义
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莱特光电始终将股东回报置于重要位置。
“公司自上市以来,坚持实施积极的分红政策,2022年至2024年,已累计实施现金分红1.65亿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半年度,公司派发现金红利7189.90万元,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56.85%。
除了分红,公司也通过回购传递发展信心。2024年,公司使用资金5000万元完成回购股份280.48万股;今年上半年,公司启动新一轮回购计划,拟使用5000万元-10000万元进行股份回购。截至10月31日,公司已累计斥资5000万元实施回购,回购股份约212万股,回购均价为23.59元/股。
此外,公司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着力打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
面向未来,莱特光电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也已展开。公司持续布局叠层器件连接层CGL材料、蓝色磷光材料、窄光谱高色域MRTADF材料等相关前沿技术。“我们将继续紧跟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迭代,为推动OLED终端材料国产化进程和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