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吴星宇
近日,26岁的高女士(化姓)因双眼反复红痛、畏光流泪前往武汉爱尔眼科洪山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双眼点状角膜上皮炎”。医生通过问询后判断,这与工作中长期接触粉笔粉尘及高强度使用电子屏幕密切相关。
高女士是一名教师,近一个月来,她感到双眼干涩、异物感明显,尤其在课后或长时间看电脑后症状加剧,发展到畏光、流泪、视力波动等,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和生活。武汉爱尔眼科洪山医院角膜眼表科洪利主任接诊后,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双眼角膜表面弥漫分布着大量细小的点状上皮缺损(荧光素钠染色阳性),结膜伴有轻微充血和分泌物,确诊为点状角膜上皮炎,且因未及时处理已继发轻度感染。
原来,高女士日常需长时间板书、批改作业,并频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洪利主任分析,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膏(硫酸钙)或碳酸钙,粉尘颗粒虽小,但长期飘散在空气中,极易被吸附于眼表。这些粉尘颗粒可造成直接的物理性摩擦损伤角膜上皮,其中的碱性成分也可能轻微改变泪液微环境,破坏眼表稳定的泪膜。同时,备课、制作课件、线上沟通等需要长时间紧盯电脑、手机屏幕,导致眨眼频率显著降低,泪液蒸发过快,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暴露在空气中时间延长,上皮细胞因干燥缺氧而受损脱落。眼干、异物感会不自觉地引发揉眼动作,尤其在粉尘刺激后,不洁的手部接触可能引入细菌,加剧角膜上皮损伤甚至引发感染。
洪利主任建议,短期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快速控制角膜及结膜的炎症反应,减轻充血和水肿;同时应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频繁点眼(每日4-6次或更多),模拟天然泪液成分,润滑眼表,为受损上皮细胞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为了避免反复感染,洪利主任建议高女士佩戴防护眼镜教学,隔绝粉尘。
洪利主任提醒,粉尘环境下最好佩戴密封性好的防护眼镜,这是隔绝粉尘、飞沫等物理化学刺激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科学用眼,严格执行“20-20-20”法则,缓解视频终端带来的视疲劳和干眼。在专注看屏幕时,也要有意识增加眨眼频率。眼部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早就医,即使无症状,高风险人群也应每年进行1-2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及早发现隐患。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