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以“嵌入式养老”为创新切口,把老年助餐引进社区服务,将智能科技融入日常照护,挖掘社区各类设施转化为服务阵地,用多元共治激活养老生态,实现“养老”到“享老”的幸福转变。
临近中午,记者走进兰州市城关区草场街街道砂坪村社区的幸福食堂,智能餐盘实时显示菜品营养成分,无感支付让老人“一扫即结”,大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营养周报。
砂坪村社区幸福食堂通过利用现有物业用房整合改造,形成“物业 + 养老+社区生活 ”的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全龄人群、全生活场景的多元化业务体系。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这里还搭建了“佳家N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超过35种服务业态、1700余项具体服务内容的线上线下融合,深度促进了社区嵌入式服务的有效供给。
兰州市从制度规划、资金扶持、政策激励多维度发力,出台专项方案提出场所保障,明确建设标准,统筹1232万元省市补助资金“输血”。同时,落实一次性建设补贴、税费减免、水电气暖优惠以及以奖代补激励等鼓励物业、餐饮、中央厨房和养老服务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嵌入式养老建设运营。
家住兰州市安宁区西路街道万里社区的独居老人刘瑛,每天都能准时收到由中央厨房配送的两顿可口的热乎饭菜。
刘瑛老人每天享用到的饭菜,是辖区中央厨房集中制作后,由冷链配送车辆运送至各社区幸福食堂站点,再由工作人员进行“最后一公里”上门配送的。
2025年,兰州市将建设5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助餐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其中社会力量投入建设占比达30%,有效激发了养老市场活力,将“闲置资源”变成“活力资源”。
从智能设备到多元服务模式,从政策支持到社会力量参与,兰州市以嵌入式服务探索破解养老难题,用科技的温度、政策的力度、社区的精度,在黄河之滨绘就“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居有所享”的民生画卷,让养老服务既有“智慧范”,更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