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超导概念表现活跃,东方钽业、永鼎股份盘中一度涨停,西部超导一度上涨近14%,金杯电工、精达股份、国缆检测、西部材料等跟涨。
超导材料,是指在满足临界条件时(临界温度Tc、临界磁场Hc、临界电流Ic),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材料,自1911年首次发现以来,超导技术因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持续受到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近年来,超导应用不断拓展。在能源方面,超导技术有望提升电网传输效率;在交通领域,超导磁悬浮列车已实现试验运行;而在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中,超导电路也是关键实现路径之一。
在核聚变领域,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聚变研究主要集中在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两种主要的技术路径上。其中,托卡马克装置作为主流的磁约束途径,而超导磁体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其中,超导磁体成本约占托卡马克装置成本的30%-40%,是装置价值量最大环节。
消息面上,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国产化取得突破。近日,在中国科学院超导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带领的团队利用发明的材料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C276合金的制备。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批量化制备的C276基带已在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验证工作,并在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功完成近千米高温超导带材的规模化制备。
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带材用关键材料国产化制备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将为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全国产化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保障。
据介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其技术突破直接决定了能否制造出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超强磁场。
近期,我国可控核聚变及超导领域接连取得多个新进展。10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向世界分享位于合肥的“人造太阳”(BEST)的最新进展,该装置预计2027年完工;10月8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宣布,在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聚变展望》也以专门章节聚焦于高温超导磁体,指出这项革命性技术正在新一代磁约束聚变装置的研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报告写道,高温超导磁体是下一代聚变装置“降本增效”的关键。与传统低温超导相比,高温超导能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且磁场强度可达低温超导的2-3倍,而聚变功率与磁场强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这意味着高温超导可将装置体积缩减50%以上,大幅降低建设成本。
中银国际先前研报预计,高温超导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研究机构Ignition Research也预计,若核聚变完全商业化,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1万亿美元的市场,对应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
这里证券之星为大家整理了部分超导板块概念股,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概念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西部超导: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核聚变低温级超导线材量产的企业,超导产品涵盖铌钛(NbTi)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等,产品已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其中铌钛超导线材产能达2000吨/年,垄断全球40%-50%市场份额
2、东方钽业:公司在超导腔铌材领域实现99.999%纯度突破,主要用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
3、永鼎股份:公司全球唯一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企业,采用独特的IBAD+MOCVD技术路线,临界电流密度达传统材料3倍
4、联创光电:公司高温超导磁体龙头,完成国际首根百米级高温超导缆线研制,技术全球领先
5、安泰科技: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批量生产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的企业之一
6、精达股份:公司是上海超导一大股东,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技术与市占率领先,能大规模稳定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