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召开。记者获悉,本次大会,以“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为主题,由河套“6+1”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承办,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举办,以“定义全球消费电子新风向”为使命,汇聚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科技企业,让观众零距离触摸未来生活。

新闻发布会现场。
超2000多项创新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众多产品全球首发
本次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将重点展示基于鸿蒙、星闪、菁彩视听等全球领先技术的众多智能产品及体验,构建“底层根技术—创新产品—精彩体验”全链条,2000多项创新科技产品集中精彩亮相。
通过本届大会,鸿蒙6全系产品全球首展,涵盖5大类终端设备,包括鸿蒙电视、鸿蒙电脑、平板、手机和穿戴设备;Mate TV 110寸大屏电视全球首发,带来现场IMAX巨幕观影体验和全新悬浮触碰交互;新一代智能座舱实感首发,演绎车-家智能联动,座舱与全屋智能变身跨空间移动管家智能体,带来智舱智家新体验……
CEIC组委会副主任、WAA秘书长杨涛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展会将以1.5万平方米展览规模、聚焦五大创新领域,覆盖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园、数字健康与新技术芯片五大核心领域。展商不仅有华为、比亚迪、荣耀、蔚来、小鹏、海思、亿航智能、云汉芯城、大宁、Samsung、DeKera、Toshiba、Dassault、TÜV、Azapa等国内外科技企业,还有华强北一条街、高校创新区、开发者活动区、六大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等特色展区,将全方位生动呈现消费电子的最新成果与前沿趋势。

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智慧碰撞场”搭建全方位对接桥梁
据悉,本届大会设置了3场主论坛与16场分论坛,围绕五大核心领域,深入探讨从底层“根技术”研发到产业实践的全链路创新。
300余名来自企业、学界、研究机构的企业家、科学家及行业领袖将汇聚一堂,在50余场专题会议中分享前沿观点——既有对AI赋能消费电子的趋势预判,也有对跨场景互联标准的深度解读,更有创新企业的实战经验复盘,为电子消费产业带来最前沿的思想碰撞与深度交流。
同时,大会还将举办创新“碰投会”,为技术、产业与资本搭建对接桥梁,十余家知名资本机构将现场对接高成长项目,为创新技术与产品搭建“资本桥梁”,加速市场化进程。
在深圳聚焦新风向,探索新未来
深圳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创新高地,深度融入世界消费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依托坚实的制造基础、活跃的创新生态、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拓展着“深圳创造”的广度和深度。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处副处长刘勇介绍,深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可穿戴,从智能影像到智能家居,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百花齐放。产业实力雄厚,2024年,全市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加值超2000亿,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产量超过五分之一;产品创新突出,深圳31项产品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占比超中国产品数七成,包括3D打印设备、电池、相机、手机、耳机、AR眼镜等;产业链条完备,深圳已基本形成从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高端制造到市场营销、品牌服务的完整消费电子产业链生态。
今年3月深圳率先出台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精准支持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产品推广、标准制定和生态培育,并设立了50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终端基金和10亿元规模的网络与通信和智能终端基金,重点投向消费电子、网络通信产业链。同时深圳东莞两地已获批共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将聚焦“AI+智能终端”与“AI+智能制造”场景,打造芯片应用开发、芯片生态适配、操作系统适配、工业智能体创新、中试验证等五大赋能中心,助力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工信部国合中心副主任孙华庆表示,消费电子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行业之一,也是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大会将以“全新根技术群”为核心,以“国际领先标准”为牵引,从底层技术出发,延伸配套芯片设计和关键零部件,打造创新解决方案。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熊子恒/文 何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