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萍
《天上落玉兔》以“最后一课”开篇:战争的逼近让教育陷入停滞状态,懵懂不知世事的孩子们只是觉得有一个“漫长的假期”等待自己,反而欢欣雀跃。在课堂之外,思亮结识了新朋友——沉稳的明仔与果断的保罗。稍不留神,几个孩子被卷入了成人世界的“绑架案件”之中,而这个案件背后藏着的是更大的阴谋——日本企图在澳门建设机场。人的成长犹如毛虫蜕变为蝴蝶,绚烂之前是难熬的黑夜。书中几个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参与到成人世界之中:设定计划团结力量、积极参与谈判、为追求正义而传递消息……每一次经历背后都藏着深渊,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家国情怀的种子也是在这样的特殊经历中悄然播种。
现在的孩子,升学考试是占据青少年时期十几年的人生大事,与成人世界之间的隔阂很久以后才被敲碎,他们甚至一直生活在“巨婴”外壳中。这种鲜明对比不得不让人思考成长的开关究竟藏在哪里。小说中每一次情节转折,似乎都可以听见孩子们成长中的拔节之音,他们变得更具勇气与智慧:思亮逐渐能够冷静处事深入思考问题,明仔已经可以厘清事件轻重,保罗能够安抚母亲的情绪……《天上落玉兔》中探讨的成长的命题,是可以独立于家庭、城市、时代等外在因素而自然生长的。
在这群孩子身边所环绕的是坚不可摧的正能量。天上落玉兔,出自粤地童谣《天黑黑》:“天黑黑,落玉兔……”这句歌词也代表了思亮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母亲的远离,让家庭似乎缺了一个角。面对母亲的离去,父亲解释道:你妈妈不是为了她的家庭而去上海的,她有使命、有责任,有许多事情要求做的,她很快就会“返屋企”。母亲远离的原因是使命与责任。这个语词连同它的含义在思亮心中深深扎根。保罗的父亲面对威胁坚决不妥协,并且委托保罗传递信息,父辈的伟岸形象在保罗心中烙下烙印。书中还有郗将军、葛先生、卢师傅等一系列深明大义的人物群像,正因为有这些榜样,孩子们以弱抵强,表现出正义与智慧的光芒。
除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小说中精心描绘了澳门风情与地域文化。作者麦然长期生活于澳门,对这座城市的气质了然于胸:陡峭的坡、欧式建筑、小路蜿蜒,不经意间就是一个九十度的急转弯,书中少年们迎着海风奔跑、在不确定的折线形的街道中追逐。